第451章马不停蹄

作者:王望舒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就不消停。在非洲,就是雄狮见了“平头哥”也要退让三分。

车到江城,每天一班,以前两班,高速公路夜间管制,就少了一班,所以,早晨这一班就更可贵。到江城的人,一早,必须离开温暖的被窝,洗漱完毕,急匆匆往车站赶,有私家车的可以任性点,什么时候走都可以。没车的,就要等车,不可能让车等人,有车的,随时可以走,是驾驭车的,属于自由人。

售票厅,人不多,售票窗口没打开。这个装饰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装饰风格,看来,这里的负责人比较保守,或者根本都没打算装修,得过且过。或者准备攒够一笔钱,搞大动作。

有一个人影在玻璃那边出现,然后灯打开,接着是第二个人出现,灯光比较亮,看得清是两个中年妇女。到了这个年龄,化妆更重要,看得出来,早晨又想睡觉,又想美容,这妆化的,就不太好恭维。人的形象大打折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演员。知道的就是没开滤镜。

反正,化妆不是给自己男人看,没有男人的,更不必操心,大多数,化妆的都是给外人看,而且免费。这里的酸葡萄定律发挥了作用。

这淡淡的工作妆,可以算及格,两人一人坐定,打开电脑,一人在忙着打水烧水,看来,准备喝茶的。买票的人,一眼就看干净了,哪些人,到哪里去,都清楚得很。

如果去近处,人们不会来这么点,也不会这么早过来,不把觉睡够,来这里打鬼吗?

到近处的车,半小时发一班,车多,人少,随便坐。资源有很多,可能像城里的公交车,有的时候,车上只有一两个人,看起来像是专车。

到江城的,总共就那几个人,沿途要捡一些,始发站上车的,不会很多。她们有充分的时间来准备烧水沏茶聊天刷手机。当然,还要看季节。逢年过节,或者清明端午中秋国庆啥的,人不在少数。

为什么两人一起来?不是消除寂寞,是工作需要。

两人面和心不合,各有一本账。见不得,也离不开,少一个,这活就没法干。

在人们上车之后,司机才慢吞吞地打开车门。动作重复多次,每一次都好像不同。时间在变,心情也在变。一成不变的东西几乎没有。

卖票的两个女人上车来检票。当然,只是撕下来票都存根(副劵),这是票根,他们拿了票根就下了车,车已经启动,先是往后倒车,然后再往前开。

车到出站口,停下来,有安全员上车检查了一圈,然后给司机一个本子,司机在上面签字,交还给检察人员,他下了车,司机将门关上,然后,车就再往前走了。

车过了桥,又停下来,原来,又有人上车,从这里上车,票价要便宜一元,就是这么一点差别,离车站很近,价格却有差别,为了这一元钱,还是有人在乎的,宁肯在这里等,也不愿意进站。也给司机一些权利,这里上车,提成更高或者别的原因,大家形成共识,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