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四年级就没上了。至于另一位高中毕业,也有很大水分,不好再评论。大家都憋着,看谁憋得住。如果憋得住,就让金萍发挥,如果憋不住,就自己跳出来说。
对于个人来说,项目可提出来,要实施好项目,需要一起努力,这不是金萍一个人能完成的作业。
如果说是考验,金萍早就过不了考验期,如果过得了,到哪里都不必想着占便宜,也不会将家里的衣服拿到江城宿舍来洗。
车费可以报销,水电费都是公家的,办公室出这个钱。连洗衣服也是分摊的,不是一个人出钱来买。
洗衣粉的钱放进洗衣机上面的盒子里,盒子上方挖了一个洞,可以投币进去。洗一次两元,如果洗得多,就投三元。洗衣机投币,不是那种投币电话,这样就给了她机会继续作恶。制度的漏洞,让她抓住,开始发挥她的特长。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自己没想到?
所收集的钱拿去买洗衣粉,至于买什么牌子的?不知道,品种挺多,权力交给“三把手”,她自己决定。
这事由齐思娜负责。
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也没人愿意偷钱,洗衣粉没了,自己买。所以人人都有洗衣粉,如果洗衣服,自己投洗衣服,除非洗衣机坏了,洗衣粉才不用自己买自己保管。这是发生在现在机构发展势头正好的时候,产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当由冯菲菲负责。具体落实到人,应是齐思娜负责。
那些投的钱,被齐思娜收走之后,没有记录有多少钱,也没有用于购买洗衣粉,具体钱去了哪里,的确不清楚。
大家都很期待这个从家里带来一大堆脏衣物,走了三四百里,用公家洗衣机来洗的金萍会提出怎样的新项目,是怎样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项目。
“这个要靠大家提,我提不了。”金萍说。
大家的期待落了空,没想到会这样,她把球踢回给冯菲菲。
冯菲菲没想到她会这一手,刚要发怒,看到刘小姐给她使眼色,就强压住内心的火,尖着嗓子说:“那好,你先休息一会,听听别人怎么说。”
好嘛!刚说了一句话,就累着了,连机构负责人赶紧说让她休息,这是什么关系?
季柯南心里暗暗叫苦,公平公正仁慈爱心在这里没有了,存在的都是相反的东西。这可怎么办?令人不解的是,哪怕负责人不公正,为什么项目还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这个谁能解释?
“大家都听着,大家的辛苦,我们都清楚,现在的形势非常好,社区需求很大,捐助方的爱心很强,都愿意加大帮助力度。如果大家想到社区需要上什么项目,无论好坏,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讨论。如果不方便,还是分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再拿出来讨论。”
冯菲菲说。
她这么一说,还真起了效果,大家都一度赌气,让金萍来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