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
“拖下去!”
“大王,李然求见。”
就在这时,李然来了。
听得李然求见,气愤的楚王当即清醒了不少,可脸上的愤怒仍是肉眼可见。
他看了一眼已经被拖出去的申无宇,又看了看伍奢,这才摆手示意将李然请进来。
而此时的李然也就站在营帐之外,看着申无宇被侍卫给拖了出来。
“且慢!”
李然一举手,直接是叫住了此刻正拖着申无宇要去行刑的侍卫。
“且将申大夫好生看管,待某面见了大王后再做处置不迟。”
此时的李然的身份已经是叶邑县公,而且楚国上下谁又不知楚王是最听他李然的话?
听得李然如此言道,这些个侍卫当即朝着李然是点了点头。
“你呀……唉……”
李然看着申无宇一声长叹,这才转身进入大营之中。
“外臣李然,拜见大王。”
“敢问先生前来是所为何事?”
此时的楚王仍是难以平复心中怒火,但面对李然时,他又不得不暂时压住了心头的怒意,并是背过身去。
李然看了一眼一旁的伍奢,心中对刚才发生的事已是了然。
只听他开口道:
“臣犹记得当年虢地之会,臣与大王曾有过一席之谈。”
“大王问及臣有关齐桓公九合诸侯之事,并表示有志于效法那齐桓公。”
“不知大王可还记得?”
话音落下,楚王缓缓转过身来,眉眼间还残留着刚才的怒气。
只不过,他还是朝着李然点了点头道:
“嗯,寡人自是记得。”
李然见状大喜,不禁笑道:
“大王英明神武,胸襟自是比之齐桓公不差分毫。然而齐桓公当年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却皆是因其管仲可以做到侍奉国君‘和而不同’。”
“却不知,大王可曾听过‘和’与‘同’的区别吗?”
楚王经此一问,便知了李然的来意,显然他这是又要开始“滔滔不绝”了。
但同时,楚王也知道,李然这显然是在给自己找个台阶能够就坡下驴。
“不曾听闻,还请先生与寡人言之。”
李然见状,便又上前一步,是继续回道:
“所谓的‘和’,就好像是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再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如果味道太澹就增加调料,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澹。所以君子喝到的汤,就能使内心平静。”
“君臣之间也同样如此。国君所认为行的,但其中有不行的,臣下便应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