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立威【求订阅】

作者:子小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和那边的官府联系的时候,得知《八佰》选择的就是这场战役。

想都没想,就直接同意了陆晨他们的拍摄。

“要是有需要,提前告诉我!”

陆晨点点头。

柳施施也是要进剧组的,不过要晚几天。

而陆晨直到拍摄结束之前他都没时间回家了。

“记得打电话。”

柳施施给陆晨收拾好行李,情绪到没有不舍,她们很快就能再见。

这段时间。

柳施施也不闲着。

《来自星星的你》取得巨大的成功,好几个代言等着她去拍呢。

……

《八佰》不好拍。

陆晨是有心理准备的。

好的战争片,必须是反战的,必须是展示普通人悲欢的。

《拯救大兵瑞恩》就是范例的版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丑国的一帮普通士兵登陆诺曼底。

他们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军事训练,但战场上一切都得重新适应。

他们会害怕,他们会晕船呕吐,他们甚至会哭泣。

他们上一秒还冲镜头一笑,下一秒就被爆头。

但他们还是得往前冲,这是军事任务,不能后退。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必须要流血牺牲。

战争是残酷的。

同样的情形,在《投名状》里也有,但《投名状》的局限在于是个明星向的电影,把兄弟情义过分放大,每个人的性格人设太过明显,缺少弧度。

基层士兵的想法只是点缀,并未花大的篇幅去展现。

这些基层的士兵很多只有普通的愿望,比如仗早点打完看望父母(《拯救大兵瑞恩》),比如拿到一个可以换威士忌的荣誉勋章(《1917》),比如“抢钱抢娘抢女人”(《投名状》),甚至还可以为了新洋(《血战钢锯岭》)。

但所有的战争后面都是政治。

他们的命运并不受自己左右,都得受所谓的“大局”摆布,都是战场上的棋子,有的甚至是“弃子”。

《八佰》最大的意义也在于在内地的大银幕上展现国姓中下层士兵的英勇,并不是所有的国姓将士都像以前的《地道战》、《地雷战》那样勾心斗角,贪生怕死。

他们都有家人,但他们是军人。

虽然战斗力确实不如日军,哪怕是国军精锐,但确实“可堪一战”,马革裹尸,无怨无悔。

至于三个主要角色。

羊拐王千元、老算盘张毅、瓜怂姜伍。

他们是小人物,他们是散兵游勇,他们也是一面镜子,展现国军将士的英勇可敬。

陆晨也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