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求保底月票】

作者:七月未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己。

所以他没有选择各扫门前雪,那么他有没有德行?

依旧是有,因为当他看到一个普通百姓或者是另外一个知县欺负普通人,他会上前制止,挺身而出。

这就是儒道第四境的立德。

不然的话,达到第四境,就要完成圣人之立德,那这天下还有坏人吗?

再者还有一句话。

什么叫做坏人?

你看到一头老虎追赶着一个人,你出手相救,打死老虎,你就是好人吗?

老虎吃人,这是错误的吗?

在老虎的视角当中,弱肉强食。

在边境当中,你看到两个将士厮杀,自己国家的将士要杀对方,你能制止吗?

如若你制止,敌国的将士就要踏平你的国家。

所以道德这个东西,只能限定几个大类,而不能细致划分,否则的话,根本扯不清楚。

立德,是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德行,而不是达到圣人的德行。

至于最后的大儒。

老一辈的大儒,通过著书,传播思想,从而晋升为大儒,但也不是说这种大儒就一定是好人,一定如何如何的。

儒道思想有很多,有的大儒家庭,儿子吃饭不能上桌,与父亲说话不能直视,家规严格,做错一点都不行,规规矩矩。

这种大儒好还是坏?

也有的大儒,放荡不羁,怎么开心怎么来,认为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开心,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同时能获得自己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这种大儒经常去勾栏,开心的起飞。

那请问,谁好谁坏?

但到了圣人这个境界就不一样了。

哪怕是半圣,带有圣字,德行就必须要起到表率作用,需要严格管控自己。

所以到了半圣,无论他是怎样的半圣,他一定要有一个【中心思想】。

目前的中心思想,无非就是两个。

为苍生。

顺天意。

只有这两个,大多数是选择第二个,毕竟为苍生你就要付出很多东西,牵扯很多是非,就好比江中郡之难,救还是不救?

为苍生,一定会救。

但顺天意就不会,他们认为既然有因,那么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毕竟永盛大帝夺取了江山,如若这江宁郡之灾,是建德皇帝搞的鬼,你该怎么说?

你救下来了,建德继续搞鬼。

激化矛盾?事情越来越麻烦?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被偷,就怕被惦记着,敌人在暗,你在明,你防不住敌人的。

就好像这流言蜚语一般。

你能控制天下万民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