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秦可卿是秦家从养生堂里抱回来的养女,实际上却是皇族血脉。
对于这一说法,贾蕴觉得倒是谣言。
关于秦可卿是皇家血脉的缘由,大半是贾宝玉去宁府赏梅花,中午被秦可卿安排到了她自己卧室午睡,曹公对秦可卿卧室的描写的过于奢侈。
什么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这些摆设都是超制规格,似乎是暗示秦可卿的身份。
不过也不是不能解释,或许是贾珍为了讨好佳人所做的糊涂事也说不定,此举并不能证明秦可卿的皇室血脉。
更何况,即便秦可卿是皇室血脉,未得册封,那也不能超制摆设不是……
其次,则是秦可卿香消玉殒后的葬礼排场。
不可否认,秦可卿的葬礼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委实出人意料之外。
首先是贾府几乎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都参加了葬礼。
其次,秦可卿所用的棺木,乃上好的材料,据说万年不坏,原非帝王将相不可用。
其三,送秦可卿的灵时,诸多与贾府有交的显赫权贵都有所表示。
其四,秦可卿停灵四十九日,送灵时,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足见送灵队伍之浩大。
此事在贾蕴看来,在于历朝历代,王公权贵,都十分看重本族脸面,因此在做事上都讲究排场,尤其遇婚丧大事,更是如此。
贾府的宁国府到了贾珍这一代,奢靡之风尤甚,容不得有半点疏漏之处有损脸面。
至于权贵皆来相送,四王也在其中,贾蕴认为合情合理。
自古以来,朝廷之中的党争从未停止过。
同派的在一方,相互勾结、相互利用,不同派的,则难免明争暗斗,务必置对方于死地。
四王八公,同气连枝,贾蓉乃是宁国公府嫡系,现任贾家族长的唯一的子嗣,自然也就是下一任的贾家掌权人。
贾蓉丧妻,丧事时相互问候,实属正常。
而且贾珍和秦可卿之间,关系非常,贾珍的态度,是极力要把秦可卿的丧事办得最体面,万年不坏的棺木,也是贾珍向薛蟠索要的。
大家伙给的不是秦可卿的面子,给的是贾珍的面子。
总得来说,贾蕴认为,秦可卿的葬礼,那是有特殊的政治作用,与其他无关。
综上所述,贾蕴不认为秦可卿是所谓的皇室血脉。
当然事无绝对,只是以贾蕴所知的情报来看,概率着实不大……
摇了摇头,贾蕴冷眼旁观,静静地看着这场注定悲剧的婚礼……
宴席开场,众宾客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