悻悻一笑,事已如此,只能出声安慰了,也别无他法。
他知道,崇明帝如此看重贾蕴的缘由,除却贾蕴忠心以外,最为重要的便是贾蕴国公府后人的身份。
念及此处,忠顺王无奈道:“如今便是提拔贾蕴,怕也是与以往一般,备受排挤,以这小子的脾性,说不得得大闹一番,反倒是得不偿失。”
崇明帝闻言冷声道:“这些该死武勋,一个个的结党营私,朕早晚收拾了他们。”
话罢,崇明帝转而对忠顺王不满道:“你也是的,怎会让他闹出这般动静。”
忠顺王闻言无奈道:“皇兄,臣弟哪知这小子这般大胆。”
原本忠顺王让贾蕴去处置是测试贾蕴的能力,谁承想贾蕴却凭借军令直接拿下贾瑱,当街弑杀族叔。
这也就罢了,毕竟是震慑盐商,可万万没想到,京都贾家竟因此除了贾蕴的宗籍,着实是坏了大事。
崇明帝冷哼一声,询问道:“失了贾家的身份,那混账小子能压住他们?”
忠顺王知道崇明帝说的“他们”是谁,无外乎就是京中武勋,京中武勋各有派系,可大多都是以国公府为首,原本崇明帝是打算扶持贾蕴,凭借贾蕴贾家子弟的身份,再加上崇明帝的恩宠,大事可期。
宁荣二府以军功起家,威望甚高,即便现今没落,依旧不可小觑。
殊不知当初王子腾任职京营节度使,也需寻求国公府的帮衬,由此可见国公府对于军队的影响力。
沉吟片刻,忠顺王回道:“怕是压不住,而且以臣弟看来,这贾蕴怕是乐于见得与国公府分道扬镳。”
崇明帝面色平静,想起贾蕴听说贾府除了他宗籍时的平静,说道:“这小子有些小聪明,不足为奇。”
忠顺王闻言点了点头,世上不乏聪明人,这京中局势错综复杂,二日横空,各派系各有筹谋,太上皇身体愈发衰弱,下面的人心自然浮动。
话虽如此,问题是现在太上皇还在,而且崇明帝很多事情还要仰仗,很多人还在观望。
倒是王子腾,本就是老一辈的功勋之后,近来却有靠向崇明帝之举,而贾蕴,借此摆脱与国公府的干系,置身事外,倒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这小子心眼也是焉坏的,不是个老实人。”忠顺王轻笑道,试着岔开话题。
崇明帝平和道:“若这小子老实,焉能出此奇谋。”
忠顺王晓得崇明帝的意思,细想一番道:“皇兄说的极是。”
人心复杂,世上哪有什么“老实人”,贾蕴只要忠心,崇明帝是不会理会贾蕴的小动作。
更何况,若真是个“老实人”,他也办不了实事。
崇明帝随后叹息一声,喃喃道:“也罢,本就是一步闲棋,既如此,那就按原来的计划,至于这贾蕴,忠心尚可,亦有些歪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