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更改河流走向,修建蓄洪的湖泊,旱时可引水浇灌,捞时可蓄洪。
一番规划之后,工部当即动工,因为时间紧急的缘故,遵循事从缓急的原则,如修改河道修筑蓄水库等耗时耗力的大工程暂时放后,先行疏通河渠修筑堤坝。
这自然是需要大量民工的,李冰亲自请旨调动江南各郡驻军相助。
至于民工,则是以以工代赈的方法,这是加速战后重建的良好举措。
中书省请示秦渊后,也就同意了。
秦渊很慷慨的从内帑中拨款五十万两白银,心里再次感谢霍赟,应该给他留一个男丁以续香火的。
然后李冰又赶赴巴蜀地区,从最近查看的种种资料来看,巴蜀的水利若修建好了,也能成为大秦继江南之后的又一个粮仓。
在赶路途中,李冰决定等回京述职后,请朝廷派出强者帮助开掘河渠挖掘蓄水库等大型工程,省时省力。
几轮轰炸下去,一个蓄水库也就出现了,但也不能狂轰滥炸,以防伤到地脉等,否则就真是好心办坏事,万死难辞其咎了。
这也算是这高武世界的好处。
相应的,高级武力若不受控,一场大战下来,也会令得山川移位,河流改道,造成巨大灾难。
元昭六年七月初,帝渊册封皇贵妃,群臣祝贺,普天同庆。
这是大秦藩镇之乱江湖之乱后的第一件大喜事。
大礼之后,宴请群臣。
趁这喜庆的时间,秦渊当着群臣面,杯酒释罔替,下旨今后废除勋爵世袭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行袭封降爵制。
而对皇族,五代之后,就去除皇室宗籍,贬为民籍,不再受朝廷奉养,一切靠自己劳作。
如大明,天下遍是皇亲国戚,朝廷要一直把他们当猪圈养着,对财政造成巨大的负担。
为了抵消封王们的反抗心理,秦渊又下旨皇族可参加科举入仕,可武举入行伍,若有大功,有恢复皇族身份重新封王的机会。
同时,不实封。
碍于秦渊的威望,他手中的实力,一众封王并没有站出来反对,心里多半是有意见的。
好在可科举入仕等给了他们希望,没有直接一杆子打死。
对于他们手里的兵权,则是收回,只留亲兵,规制不超八百。
处理完皇族之事,接下来便是各大郡。
各郡如大秦朝廷,自上而下,军政分家,各郡郡守以后手里只有治理地方的行政之权,郡尉府管理郡内治安,郡兵八百,县兵八十,乡里不设,就算最大的郡,兵力也就两三千,受郡守节制。
因江湖再难成患,取消各郡驻兵。
另在大秦境内设立驻军,称都督府。
如江南都督府,管辖的地方便是江南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