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子地,这让他觉得备觉新鲜,细想起来,上一次好象还是孝桓皇帝时的事情了。
“陛下不知道?”荀彧有些意外天子的表情。
“不知道。”刘协苦笑了一声,“邺城丞相府的公文只说荆州大捷,曹爱卿连破关羽孙权大军,没说什么献俘仪式啊,或许是公文还在路上吧。”
荀彧有些黯然,这俘虏都到了城外的大营了,天子还不知道这回事呢。真是咄咄怪事,可见天子的威信已经沦落到了什么地步。
“令君,这曹爱卿还真是个少年天才,半年时间平定的荆州,居然把周公瑾都给抓住了,当初没有看错他。”刘协看出了荀彧的心情,不过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也不想再扯这个话题。实在有些无趣。
“陛下,曹仓舒不光打仗得好,治理政事也有一套,荆州方面地消息说,荆州民心安定,百业兴旺,虽然有大量地百姓撤到了汝颍关中一带,但却无一亩良田闲置。他搞了个包租的措施。将空出来地田全部租给了那些大户,又从山里移出了不少山民,今年托陛下圣明,风调雨顺,必是个丰年。”
刘协自嘲的咧了咧嘴。没有说话。他拍了拍一旁书案上的宣纸道:“曹爱卿天纵聪明,无事不能,能打仗,能治民。还能造纸印书,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啊……”他停顿了一会,又有些怅然的说道:“可惜我大汉朝这样地人才太少了。”
荀彧一听刘协的语气不对,连忙说道:“陛下说得对,曹仓舒不仅年轻有为,更为可贵的是他对陛下忠心耿耿,无时不刻不把陛下放在心中。象这宣纸,如今襄阳一日产量不过千枚。大部分要交付印书,所余极为有限,可他给陛下一送就是上千枚最上等的,其忠心可鉴啊。”
刘协看了一眼荀彧,嘴角掠起一丝苦笑。
“献俘的事,就由丞相府决定吧,至于周公瑾要见驾,便让他来吧。我倒也想看看这周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刘协沉默了半天。才开口说道。
荀彧见天子根本不知道献俘的事,就知道天子的心情不会好。现在听他的口气,好象对曹冲都有些了隔阂,自己故意提醒天子曹冲地忠心,他也没有什么反应,不免有些不解,一时也不好多问,只得先退了出来。刘协见他出了宫门,沉默半晌,喃喃自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个不沽名的曹仓舒,究竟是我大汉的福,还是我大汉的祸,也许只有天知道了。父皇,你帮帮我吧,我真是不敢再试了,一步走错,可就再没有机会啦。”
“陛下,何不请贾文和和刘始宗(刘先)来?”皇后伏寿在刘协的身后轻声说道。
刘协回过身,看着伏寿半晌无语,他细长地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想了想道:“国丈最近身体可好?我想请他进宫来讲讲书。”
唐氏看着态度恭谨的曹冲,仔细打量了他半天,和气细语的问了些不着话,无非是些荆州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曹冲本以为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