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擂台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个人说说笑笑之间,就把几个月后开一个博览会的事情给定了。曹冲又建议蔡瑁把言纸改成报纸,取名叫襄阳月报,上面不仅要登这些大儒争论的内容,还要提一些他们作坊里出产的好东西,他着重的告诉蔡瑁,这就叫广告,有做生意的杀手锏,不仅可以登你蔡家的,还可以登别家的,不过,要收钱。

蔡瑁如梦初醒,他卖言纸并不挣钱,再加上白送的,基本上也就是保了个本,要不是看在这件事是曹冲提议的,他早就不干这不挣钱的买卖了。没想到曹冲这么一点拨,却让他发现了又一条生财之道,不禁大喜过望,哈哈大笑。

曹冲见他高兴,顺口提到:“岳父,你可不能只顾着做生意,把水师的事情给忘了,你还是襄阳的水师大都督呢,这战船的事如何了?我可等着下江南呢。”

蔡瑁满口应承:“你放心,这次生意如果做得好,原先定的五年就可以缩短一些,也许三年就差不多了。不过你也知道,这造船花的钱太多,刘大人那里你可要打个招呼,这款项不能太抠了,要不然可耽误工期。”

曹冲笑道:“这个等我和刘大人商量之后再给你回信,一时半会我也定不了。”

他们商量着怎么发财的时候,对面的大讲台边已经围满了人,没机会挤进书院的人有的爬上了墙头,有的爬上了院墙旁的大树,几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孩嘻嘻的笑着,骑着竹马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清脆的笑声在墙里墙外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中特别清晰。讲台上有几个空着的锦席,想来是留给那几个大腕的。旁边有个坐位前设有珠帘,曹冲开始没太看明白,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这一定是留给蔡琰的,她是女人,虽然戴了他设计的帽子,在这些大儒面前依然是不方便露面的,给她设个珠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曹冲一边尝着蟹黄汤包,一边和沉浸在发财梦里的蔡瑁、刘琮闲聊着,偶尔瞟一眼外面。当第三次续水的时候,书院里一声铜锣响,一个穿着深衣的少年略带着些青涩的站在讲台边,用还带着些童音的声音说道:“各位安静,今天的辩论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位安静。”

旁边的士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人群中有一个方脸大耳的高声叫道:“小王先生,今天讲什么啊?”

那个小王先生看了他一眼,拱了拱手道:“今天讲的是五经的春秋。”

又有人叫道:“今天讲春秋,可是三传并讲么,还是只讲今文不讲古文的。”

小王先生微微一笑:“既是辩论,自然是三传并讲。诸位莫要着急,稍候便知。”

下面一阵轻笑,又有人大声问道:“今天蔡大家可来么?”

旁边立刻有人打断他,指了指讲台上的珠帘:“你不长眼么,就会呱呱呱问个不停,上面的珠帘既然设了,蔡大家自然要来了。”

那人不服气的说道:“你知道啥子,我可听说了,小曹将军从江陵回来了,蔡大家是他的先生,说不定要去见小曹将军,未必就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