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儒法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外人,我们兄弟之间也没有必要说那些场面上的话。你要是真的不想入仕,我这就去回了镇南将军,说你志在山林,无心政务,让他早点回襄阳去。可你要是还想着建功立业,我劝你还是不要太在意这些虚文,左将军倒是来请了你三次,可是结果如何?你在舞阳守了几个月,帮他守住了后路,他不是照样让你回泉陵押粮?刘子初没要曹镇南请,主动入幕,可现在刘子初却是南郡太守,镇南将军的官印有时候都放在他手里,你可曾听说过镇南将军对他有什么怀疑?”

诸葛亮有些怒意,他哼了一声,将头扭了过去,眼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邓塞。诸葛均接着笑道:“你天天来这里看邓塞,又是为何?魏文长可是镇南将军的俘虏,当初被横拖竖曳到将军的面前的,现在却是响当当的名将。兄长,莫要犹豫了,我跟他说了一段时间的话,感觉他不是那种注重虚名的人,特别是对兄长精擅的法家情有独钟呢,兄长如果还拘泥于那些仪式,只怕会错失机会。”

“错失机会又能如何?”诸葛亮不快的说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圣人所言,有何不可。”

“圣人还说了,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呢,那兄长以为,现在的荆州比起左将军时的荆州,是有道还是无道?”

“你……”诸葛亮一时语噎,现在的荆州,显然比当初刘表治下要好得多,别的不说,就说隆中的那些民夫,这几年的日子都过得渐见舒坦得多了,每年辛苦下来,不仅不用为明年的种子发愁,还有略有赢余,甚至过年的时候还能买点肉回来给老人孩子打打牙祭,这在刘表治下的时候根本是不敢想象的。至于刘备治下的江南四郡,那就更惨了,普通百姓家里到了过年想吃个饱饭都是奢望,至于肉,只能过屠门而大嚼了。仅从这一点上来说,诸葛均的问题就不难回答。

“好了,走吧。”诸葛均一边笑一边拉着诸葛亮向前走:“嫂嫂已经安排午饭了,你这一家之主,总不能不回去陪客,却坐在这山顶喝风长啸吧,要是被兄长知道了,你这可有点失礼,有失我诸城葛家的门风。”

诸葛亮被诸葛均拉着上前走,边走边问道:“你说他对襄阳那几个大族有意见,他是怎么说的?”

诸葛均就将曹冲和他说的情况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然后总结道:“我听他的意思,好象是说刘子初现在要负责整个荆州地区的新政推广,精力有些不够用,顾不上整治那些大族,而且他精于计算之学,生财有道,行法却不是擅长,所以要找些精于执法的人才去辅助他治理江南。我家世传法学,正是他中意的目标,他虽然没说要请兄长,我却听出了他的言下之意呢。”

诸葛亮的先人诸葛丰是西汉元帝时的名人,以明经为郡文学,曾经官至司隶校尉,却以执法严苛得罪了人,被贬为庶人,终老家中。但诸葛家的法学传统却一直传承不断,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为太山郡丞,也是以明法著名,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也对法学颇有造诣。不过因为大汉朝的儒学传统势力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