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阎温

作者:庄不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智的事了。与其最后失败,不如现在就抛弃了马超,向曹冲示好,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的人马和权势。因此眼下试探一下马超,是很有必要的。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韩遂点了点头,抚着纷乱的胡须,眯起眼睛遮挡越吹越紧的北风:“派个人去和孟起打个招呼,说明一下我们的困难,跟他要几个县让我们度一下难关,想必他是可以理解的。”

众人一听,各自大喜。

十月下,曹冲带领大军到达长安,司隶校尉守侍中钟繇、京兆尹郑浑出城相迎。

曹冲和钟繇是多次相见的老熟人了,这次再次在长安相见,亲热无比,两人携手而行,表现出一副很和谐的样子。钟繇向曹冲介绍了众官员,曹冲对郑浑很是客气,因为这位在后世名声很响,意淫小说里把他当成发明家还在其次,后世书法中有一块极其著名的碑刻就是这位的墓碑,作为书法上颇有造诣的曹冲来说,对这个人是有很深的印象的。

可惜,从曹冲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人根本不是发明家,发明不了什么郑浑车之类的东西。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是开封的名门旺族,他的高祖父就是东汉初的大学者、名臣郑众。郑众十二岁受业,精于《左氏春秋》、《易》、《诗》,曾经写了一本《春秋记难条例》,是个博学的大儒,在当时很有名声,曾持节出使匈奴,后来因为与朝庭对匈奴的政策不赞同,拒绝再次出使,诏系廷尉,遇到大赦才捡了一条命。后来历任护羌中郎将,武威太守,颇有战功,章帝时出任大司农,河南郑家就是从他开始兴旺起来的。郑浑的父亲郑兴,家学渊源,知名当世,不过郑家最近最出名的还不是郑兴,而是郑兴的儿子、郑浑的兄长郑泰。这位郑泰是个很出格的人物,他少年时游学太学,见天下将乱,遂不治学业,将家中四百顷田的收入全部用来交结豪杰,什么人招他入仕他都不去,直到后来何进要诛宦官,他才入何进府做了个幕僚,随后又因为何进不听他的劝阻要招董卓入京,他又辞何进而去。就在何进府中,他结识了荀攸,后来与荀攸等人谋诛董卓,事败后脱身而走,后将军袁术以之为扬州刺史,不过他没有能上任,就病死在半路上了。

郑泰死后,郑浑带着郑泰的小儿子郑袤依淮南,他知道袁术不是能成大业的人,随后渡江豫章依附华歆,曹操掌权之后,听说了他的事迹,召他回许县入司空府为掾,后来以外放,历任各县。他做官的时候,强本抑末,开稻田、兴水利,奖励农桑,看到那些游手好闲的,就严加惩处。当时百姓生活艰难,经常有生了小孩担心养不活直接就丢弃的。郑浑到任后制定重法,禁止弃子。老百姓开始是因为怕,后来日子渐渐的好过了,才知道他的好,所以他做过官的地方,好多人的字里面都有个郑字,可见其政绩卓著。

郑浑是个能吏,但他还是个正宗的儒生,他对曹冲搞的那一套把商人地位提高到和儒生一致的新政颇不以为然,所以当曹冲向他致候的时候,他只是礼节性的笑了笑,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