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能够媲美的。
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是丞相,我还是皇帝的亲信,凭什么低你一头?
到了丞相这个级别,一个萝卜一个坑。
想要努力向上爬,就要干掉上面的大佬。
而没有皇帝的帮助,这些新丞相肯定是斗不过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
但是,他们有来自皇帝的帮助。
于是,一群新丞相开始拱猪,潜移默化的开始削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权力。
这个办法是阳谋,没过多场时间,身为武将的李绩就选择辞职跑路了。
哥一个带兵打仗的,斗不过你们一群玩笔杆子的,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李绩撤了。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依旧坚挺。
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褚遂良。
谁让他比长孙无忌好对付呢。
有人诬告褚遂良压低收买土地的价格,李治让人简单的查了查,然后就将褚遂良贬为了同州刺史。
然后,他的亲信迅速上位,取代了褚遂良在朝中的地位。
此时,满朝文武,除了长孙无忌以外,基本已经是李治一个人说了算了。
李世民留给李治的两个半顾命大臣:李绩自己辞官,褚遂良被贬,长孙无忌独立支撑,但是当朝丞相——已经有七八个了。
除长孙无忌之外的丞相,都是李治的人。
此时的李治,登基仅仅一年。
在没有发生任何激烈冲突的情况下,他用温水煮青蛙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完成了对于朝堂的掌控。
这等帝王心术,和登基前那个哭哭啼啼的李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里,扬雪十分感慨:“虽然我依旧记不住那些官职,但是还是能看出李治很厉害。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掌控住一群人精,这种皇帝历史上不多吧?”
“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掌控住了这些大臣,还同时让天下治理的很好。真的说起来,明朝的嘉靖皇帝的帝王心术也玩的很溜,对于朝堂的掌控也很强,但是论治理天下——嘉靖简直被李治吊起来打。”
嘉靖只点了内斗属性,没点治国属性,只懂操控人心的术,不懂治国安民的道。
而李治除了能掌控朝堂,在治国属性上依旧不拉胯。
而且,李治的武功甚至比文治更强。
李治登基后第二年,西突厥又来侵犯大唐边境。
此时李治在朝堂上基本已经完成了势力整合,君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作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去世,他还没有证明过自己的武功。
机会降临,李治没有放过,下令让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领3万唐军,以及5万回纥骑兵出兵,大败西突厥,斩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