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章没有退路的香港人

作者:鹿林好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缴付双倍租金,不仅仅如此,这些已缴付双倍租金的租户,如欲继续居于公屋,须在下一个申报周期申报资产,如超过轮候册入息限额3倍,而资产净值超过指明的资产限额或不申报,则须迁出公屋。

另外,公屋租住权不能自动世代相传,当租住公屋的户主及其配偶去世后,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必须接受全面的经济状况审查,合格后才可获得新租约。

而且香港有关部门不断加强抽查公屋住户的户籍和居住情况,还加强审查公屋住户和申请人的收入和资产申报,防止高收入者租住公屋。如有违法违规,轻则终止租约,处以罚款,重则诉之法庭。

在前世记忆中,香港一位82岁的高等法院前大法官和妻子便因隐瞒近200万港元的巨额资产以骗租公屋,被判处入狱11个月。

除了公屋外,外面的房子租金跟房价更贵,可以说全香港的绝大部分的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已经被香港像李氏家族这样的地产商敲骨吸髓吸食干净了。

前世的时候,杨杰也是在香港出差过很多次,也认识一些香港的朋友,对香港这些本地人的住宅情况有着很深的体会。

底层的香港人都对这句“”我还没死,就住进了棺材房”的话有着深入骨髓的体会。

这并不是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在香港,很多人从住进棺材房开始,有的人到死都没有离开过棺材房。

住棺材房的一般都是单身人士,如果是拖家带口的一般就住劏房,原本是普通的公寓,被隔成一间间,非法租给不同的家庭,也就是“群租房”。

当时他记得在香港傲林轩,一间150平米的三居,被劏成了18间带厕所的套房,每间套房大概是8.3㎡,每间租金约为6500元。

他认识的一个朋友一家四口就住在深水埗的一个劏房里,10平米不到点,加上水电费月租就得5000元。

一家四口在这个10平米的房子住了三年,母女三个睡在外面地上,他这个朋友睡在客厅一角,没有衣柜,衣服都是挂起来的。

这位朋友喝醉了酒说起他小女儿的最大愿望就是就是有个大点的家,这个七尺男儿却是哭得稀里哗啦。

其实杨杰这个朋友一家人的情况其实算是比较好了,在香港,劏房的人均面积,只有48呎,约平。

有人开玩笑说,就是香港的猪,每只都有50至80呎,也就是4.6㎡到7.4㎡的猪圈,他们住的还不如一只猪。

香港人绝大部分人都面临着也面临着买不起房,更租不起房的境地。

而且,为了让年轻人能够付得起首付,开发商开发的楼盘越来越小,什么“9㎡的纳米单位”、“豪华劏房”都推了出来。

杨杰看过一个纪录片,香港的一个住户的买了一个17㎡的房子,客厅厨房挤在一块,而且因为面积太小,卫生间的门关不上,这就是个“豪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