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一粒米从种子到走上餐桌,都需要付出太多艰辛和汗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看完之后,郭学文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说道:“好,好啊!这才是我想要的文案。非常好!小谢,这文案是谁出的?”
谢桐道:“主任,这并非是我们部门出的文案。而是来自一个叫做李闲鱼的人。”
“李闲鱼?”郭学文疑惑道,“这是谁?”
谢桐道:“一位作家、儿童文学家、音乐人、诗人。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最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的人气很高。”
郭学文微微一笑,说道:“他的头衔倒是不少。这首诗和这一段话,都是出自他手?这是他什么时候写出的?”
谢桐道:“应该是今天上午。最开始在网络上分享这首诗和这一段话的,是四川长竹县一个叫做‘流云诗社’的诗社。
根据他们的说法,他们今天上午到李闲鱼所在的龙门村游玩,然后偶遇李闲鱼。
他们请求李闲鱼写一首诗。
李闲鱼就写出了这首诗,说出了那段话。说是希望孩子们看到之后,能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郭学文听后称赞道:“难得他有这样一分心。小谢,你把他的情况详细给我说说。”
“好的,主任。”谢桐道。
随后,谢桐将李闲鱼的基本情况,以及出了些什么作品,都颇为详细的介绍了一遍。
郭学文听后更是称赞不已,“没想到他的年纪才仅仅二十出头。这就更加了不起了。小谢,你想办法联系上他。说我们希望用他这首诗,以及这一段话,来作为这一次倡议活动的文案。问他是否愿意授权给我们?”
“好的,主任。我这就去联系。”谢桐说道。
郭学文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