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魏公公,陛下这么关心下面人,大乾能有仁君,你应当开心才对,怎么还能这么劝他呢?”
老太监一怔,急忙躬身:“娘娘教训的是,奴婢知错了。”
李乾转头望过去,发现武媚娘正一脸崇拜地望着自己,他无奈笑了笑:“大伴,你是朕的自己人,朕与你相处的时候自然随意一些,这里要是忽视了你,可能另一边就补上了。”
老太监一怔,心说陛下您还没忽视过我呢。
不过能被叫成自己人,老太监心里还是美的冒泡的,乖乖当起了捧哏:“陛下教训的是。”
“但外面的人就不同了。”
李乾叹了口气:“咱们的这行径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这天下聪明人多得很,可莫要把人家都当傻子。”
“待事后若是人家想明白了,意识到这里边的弯弯绕绕,咱们这么干这可是很遭记恨的。”
“陛下教训的是。”
老太监满脸羞愧地躬身:“正如奴婢只是一时之智,而陛下却是一世之智。”
“奴婢和陛下比起来,就如同一个能先生比之一百个熊先生,差了很多很多点啊!”
噗嗤~
这话一出,桌后两女齐齐笑出了声。
吕雉掩着嘴,把最后一叠奏章装进了书箱里:“陛下,今日的奏章已经装好了,一会儿就让人送到中书省吗?”
“嗯。”
李乾点了点头:“一会儿朕就让人安排。”
这阵以来,三人处理奏章的速度一天快过一天,是以才有现在能早早完事儿休息的情况。
三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李乾也渐渐转变了心态。
从前他批奏章的时候总是抱着一蹴而就的心态,想着尽快让自己熟悉朝政,尽量将遇到的每个奏章都处理好……
只是这些日子以来,累死累活还没什么大成效,甚至李乾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还一直被秦桧这个老狐狸牵着鼻子走。
而且操心朝堂动荡的事儿也极大地消耗了李乾精力。
在这样双重的心力交瘁之下,他突然醒悟过来。
要是整天这样,李乾估计到自己累死也不见得能做出什么大成效来。
偌大一个王朝,千万里疆域,其中每天发生的事儿难以计数。
自己就是想熟练朝政,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个中老手!
人家秦桧严嵩这等天资纵横之流,也是用数十年的功夫才能到这种程度呢!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有时候越是想着急地去做某件事儿,就越是难以入其门径,反倒会适得其反。
而李乾改变了心态后,也不会在一个看不明白的奏章上面钻牛角尖儿了,而会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