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实话,就算如今的礼部中,也很少有这种崇尚复古的人了,而听到李格非那些著作的名字,什么礼记精义、什么史传辨志,就让王莽心神一荡,之前对他隐隐的恶感顿时消失了大半。
能如此崇尚古礼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太差的!
“无妨。”
李乾笑着摆了摆手:“不知者无过,就算是朕读文章之前,也不知道李博士是如此厚重踏实的人。”
“现在人心不古,如他这么踏实的人可不多了。”话里还有几分感慨。
王莽本来都准备告退了,可闻言又抬头望向了李乾:“陛下也这么想?”
“自然如此。”
李乾故作古怪地望了王莽一眼:“若非朕也这么想,为何会欣赏李博士的文章呢?”
“难不成你你真以为是提拔秦相的亲近吗?”
王莽面上带着几分羞愧的同时,又重新坐回圆凳上,试探地望着李乾:“莫非陛下也觉得唯有效仿古礼,方能政通人和、治国安天下?”
李乾叹息了一声,心说那完全就是放屁。
“确实如此啊!”
“但如今人心浮躁,哪还有如王宗伯、李博士这般安稳之人?”
李乾负手起身,轻叹着摇了摇头,似乎在感慨人心不古。
“陛下果真明君也!”
王莽当即兴奋起来,没想到皇帝陛下和他的想法竟然相似。
他也不着急走了,当即留在政事堂,一边说自己的想法,一边和李乾大吐苦水,一会儿说这个大臣不行,一会儿说那个大臣觉得他是神经病……
李乾就这样笑着听他诉苦,不时还出声附和两句,对王莽的想法补充一些观点。
王莽一味崇古的想法或许不对,但能做到礼部尚书,他在一些方面的想法还是很有见地的。
李乾和他深入地探讨朝政,只觉得受益匪浅。
两人聊了大半天,天色渐晚,王莽才意犹未尽地提出告辞。
“与王宗伯畅聊,如遇高山流水。”李乾恰当地表现出几分不舍。
王莽更是被他说的三迷五道,一个劲儿地感慨李乾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今天聊的还不畅快,改日朕再邀王宗伯进宫!”
李乾笑着起身送他:“对了,李博士的事,你再考虑一下。”
“好!”
王莽豪气地拍着胸脯,对李格非这个有可能的“同道中人”满是好感:“可能那几个员外郎员外郎早就想升迁了呢?臣这就去寻秦相商量商量,看看把他们升到哪里去!”
“好。”
李乾摆手笑着送他远去。
待他离开后,李乾坐在桌子上看着票拟批奏章,武媚娘和吕雉从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