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吕布、老太监他们的配合,定然是不可能完成的。
若李乾自己在朝会上提出来,那就太过突兀,定然会被百官警觉。
而现在有那些谣言的影响,广闻司是为了消弭城中的谣言存在的,这就让事情顺理成章。
李乾觉得百官也能想清楚,有这么个地方,百姓们有了宣泄和开口,谣言会消散的更快。
所以他们也默许了成立这所谓的广闻司,才能让李乾一偿所愿。
这次尝到了有人替自己暗中做事的甜头,他不想放弃了。
下意识地,李乾想到了两大著名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
他打量着眼前的吕布和老太监,不断点头,越发觉得这两人是可造之材。
“义父?”
吕布被他的眼神看得发毛,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道何时还要再去撒小草书,布也得提前做准备才行。”
李乾回过神来,笑着道:“不是撒小草书,而是去做别的事。”
他站起身来,望着吕布,面上还带着几分笑意:“奉先,你放心,以后这种事儿绝对不会少的。”
吕布一脸惊喜:“谢义父!”
李乾微微一笑:“不过不能着急,朕还得好好想想。”
锦衣卫和东厂这玩意儿可不同于广闻司,这可是文官最为痛恨的特务政治,就算武将们对其也不一定有什么好感。
要想把这玩意儿堂而皇之的推出来,可要比广闻司难多了。
……
朝会散去之后,皇宫中的衙门便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在某些特殊事情上,朝廷总是有难得的效率。
中书省的诏令很快拟完,通过了皇帝、门下省的批示,发往京兆府。
不到中午,一张张告示就在城中贴好了。
炽烈的阳光下,有许多好事的百姓围在京兆府衙门的申明亭前,好奇地观望着里面的人和告示。
“怎么回事儿啊?听说以后不让看小草书了?”
“真的假的?不是说朝廷不管这事儿吗?”
“这些当官的真是吃饱了撑的,写个小戏文都能碍着他们啊?”
“你写的是戏文?别人不说,你自个还不清楚吗……”
不仅是京兆府衙门前,永寿、兴安两县衙门前也有不少百姓正在围观,人群中传来一阵阵惊呼声。
“别嚷嚷,别嚷嚷,这下边好像还有字儿呢!”
“……可将文书递交至广闻司,严禁私下传播……广闻司审查筛选后,呈送至宫中定夺……”
“这什么意思啊?广闻司是个什么地方?”
“还能交到宫里?这么厉害?”
“厉害啥?给你交上去,到了公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