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理说唐国公应该同蔡党关系不好才对,可如今他却为蔡党的人选投出了一票,难道这是在向蔡党示好,修复关系?
这种事在朝中再正常不过,大臣们只是在心中过了一遍就不再多想了。
只有秦桧和杨坚望李渊的目光出现几分细微波动。
李渊写完自己的选择,随后就是赵匡胤、杨坚,前者将自己那一票主推投给了一个没有党羽的文官,将两个陪推票投给了秦党与和党的人。
杨坚与他的选择完全相同。
到了选择,局势已经完全定了下来,虽然还有两个大人物还没投出自己手中的票,但已经无足轻重。
秦桧向后瞥了蔡京一眼,率先起身上前,毫不避讳地在主推上写下了自己推荐的那个人。
蔡京面色平静,并未与秦桧有任何眼神交接,而是缓步上前,在主推的位置上写下了高勋的名字。
蔡卞是他弟弟,举贤不避亲那是心中光明磊落之人才能干出来的事。
而蔡京显然和那种人不搭边,没办法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蔡卞的名字写上去。
自蔡京坐回座位上,这场对礼部右侍郎的推选就已经完成了。
结果就明明白白地摆在前方那张朱纸上,一目了然。
吏部文选司郎中放下手中记录的笔,拿着文书站起身来:“诸位大人,礼部右侍郎推选已经完成,主推为蔡卞大人,陪推为吴满江大人,陈光大人。”
对这个结果,大臣们反应不一,但面上都平静无比。
虽然主推陪推已经出来,但并不代表这就是最后的结果。
还有皇帝那关没过呢!
谁知道他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文选司郎中宣布完结果后,又换了一张木板,贴上红纸写好主推陪推。
“诸位大人,接下来推选户部右侍郎,候选人有工部右侍郎苏凌阿大人、太常寺少卿赵文华大人……”
念完候选名单后,文选司郎中又坐了回去,接下来就是一位又一位大人们上去投票表决。
如果说上一场是秦党和蔡党之间的交锋,那么这一场就是严党与和党之间的博弈。
这也是由四位宰辅的性格喜好、权力范围决定的。
秦桧与蔡京一个喜欢收揽权力,一个喜欢经营人脉,礼部的位置都能给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二者将主要力量都投入进去。
而和珅、严嵩则有个共同的喜好,那就是都喜欢钱,所以两人对户部侍郎的位置情有独钟。
和珅想在户部打开个缺口,而严嵩则想要守住自己的户部。
或许在他看来,让和珅这种角色把手伸进户部就相当于让老鼠进了米缸,这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双方都在这个户部侍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