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殿试前十,李乾点状元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身将其接过,传到下方的王莽手中。

在秦桧传完卷子之后,陆陆续续也有官员批阅好了手中的考卷,传递给自己下家。

秦桧拿到的则是蔡京递过来的考卷,他似乎没报多大希望,只是随意地看了看,就开始批阅。

只是刚批完几份,他就一怔,望着手中的一份考卷顿了片刻,紧接着不动声色地在考卷上方画了一个圈,随即撇到了一边……

殿试的阅卷虽然大部分都不是那么重要,但还是有那么一点非常重要。

那就是殿试前十名。

殿试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其中一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只有三个人,所以这三人又被统称为“三鼎甲”。

这三人的待遇是这八百进士中最好的,赐进士及第……或者说,状元的待遇是最好的。

殿试放榜后直接赐状元从六品的官职,而且还是京官……一步就把有些人半辈子的路都走完了。

而一甲的另外两位,探花和榜眼则是正七品的京官官职,比牧守一方的县太爷还要强。

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是立即授予官职,一般状元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都是真真正正的实职!

而在二甲中,只有二甲第一名,也就是整个殿试的第四名除外,这个名次被称为“传胪”,也有从七品的实职可做。

至于后面的就别想了。

二甲的人数不限,一般在二百到三百人左右,从七品,赐进士出身。

剩下的人都归到三甲里面去,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意思就是和进士相同,那他究竟是不是进士呢?

反正同进士们说是。

别看二甲和三甲的从七品、正八品听着不错,但也只是听起来好听而已,这都是虚衔,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不属于任何衙门,也不干任何事、不管任何人,就只是在那挂着。、

进士说是老虎班,榜下即用……但那是几百年前的盛况了,现在早就不比从前了。

二甲三甲的进士们若想做官,还得再参加一次考试,之后有关系的、肯使钱财的人或许在观政、补缺的时候能捞着个官做,但要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干等……那等个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轮得着你。

这一甲和二甲三甲的差距实在太大,要说近视们不渴望不眼红,那是不可能的。

而要想进一甲,你最起码得是个前十,才能有竞争机会啊!

原因很简单,为了不让日理万机的皇帝陛下累着,所以殿试第十之后的名次,都是由读卷官们来排定的。

而皇帝陛下又需要做什么呢?他要决定殿试前十名。

读卷官们批完所有卷子后,会选出最优秀的十二份呈送到圣前。

然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