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御街夸官,榜下捉婿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到了二甲,除了传胪有名字之外,其他人都被一个等字概括了,三甲也一样。

“辛未科殿试第三甲第一名刘庆秋等七百三十一人!”

至此,新科进士们再俯身谢恩,随即传胪大典结束。

李乾最晚来,也是最先退场的。

他的行架被宦官们抬着缓缓倒退,李乾自己则望着渐渐变小的百官和进士们,陷入了失神。

他将殿试的名次这么安排,也是有讲究的。

状元之位留给了诸葛亮,这是因为李乾想让某些不开眼的人尽快死心,免得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榜眼之位给了包拯,这是因为李乾想尽快重用他。

现在朝中的牛鬼蛇神简直不要太多,每天李乾批奏章时都被那些人的所作所为整的异常心累。

这种情况下,仅有一个魏征还显得他有些势单力薄。

如果包拯也能尽快成长起来,那想必就能让朝中的风气再清正些。

探花给了王华,是因为探花同样能进翰林院,同样能快速晋升。

李乾馋的不仅是王华,还有他的儿子。

但一个人的成长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李乾要做的就是尽量不改变王阳明的成长环境和节奏……嗯,等日后时机成熟了,就把他送进龙场悟道。

此外,二甲头名传胪也是剩下的唯一一个能立即授官的名额,李乾给了郑冠。

因为以他那种比较跳脱的性格,如果让他去做庶吉士,老老实实的在里面学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恐怕他根本坐不住。

还不如直接给他个官做,让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学一学官场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反正有李乾看着,也有荥阳郑家看护着,他根本不会出什么事。

颜真卿是个能安分坐住的,当初会试开考前他被包拯刺激到,与郑冠相约一同在家里温书,准备会试。

郑冠隔几天就跑出来一次,但颜真卿却一直沉下心来,在住处复习经义,一步也没出门。

这次他虽然掉到了庶吉士,但李乾也不会亏待他,等在翰林院待完这三年后,自然会有重用,不会比郑冠差。

至于更后面的那些人……虽然文章也是万里挑一的好,有人甚至高过这前五名。

但没办法,谁让李乾帮亲不帮理呢?

皇帝行驾退回了乾阳殿,而对新科进士们来说,狂欢才刚刚开始。

金殿传胪结束的同时,就有官员带着金榜去京城中张贴,一众新科进士们率先出宫,而文武百官们则跟在他们的侧后方,遥遥望着一群进士最中间的三鼎甲。

这次诸位大人们之所以愿意做陪衬,是因为接下来的一幕。

朝廷有明确规定,金殿传胪结束后,三鼎甲由中门出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