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被呛了一嘴灰的小丽也没心情再和他们解释了,示意诸葛亮留在这里后,便又领着王华和包拯两人去了别处。
诸葛亮望着他们的背影看了片刻,这才轻手轻脚地踏入了这个状元厅。
这个地方是翰林院的特色建筑,每一科状元进入翰林院后,不管官职大小都会在此地办公,一直到他们升官离开翰林院。
但看着桌上和满地的灰尘,连书架上的书本都有被老鼠啃过的痕迹,由此便可知道这里已经许久无人光顾了。
头一次来衙门的诸葛亮并没带什么书童,他打量了一眼这里的环境后,又默默退出了状元厅,去翰林苑的门房借了木桶、抹布等东西,打水了自己打扫起来。
另外两人去的地方虽然稍稍有点人气,但也就比诸葛亮所在的状元厅强一点,而且周围与他们共事的还都是满身暮气的老人。
大多数都是等着退休致仕的那种,还有几个异类即便过了退休的年龄,也依旧留在翰林院中,似乎要同这个暮气沉沉的衙门一同被埋葬。
如今的翰林院就是这么的沉寂,这么的一眼就能望到头。
难怪前面的三鼎甲甲早就跑光了,正是朝气蓬勃的状元、榜眼、探花,谁又肯甘心留在这种地方,陪着翰林院老去?
对于接纳这三位三鼎甲,朝中的其他衙门,不管内朝外朝都特别热情,特别上心。
在这三人刚刚入职的第二天就纷纷抛来了橄榄枝,只要愿意过去,就能平级调动甚至可以升一品。
但三人都没答应。
官员们也不怎么在意,往年也是一样的情况,但最长的坚持了多久?不过半年而已。
但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从前进入翰林院的三鼎甲只能在暗无天日中苦熬,但这次的却不一样……
吕布一瞪眼,就想冲过去,但这时候他难得理智了一次,想到了后方的诸葛亮,只是记下了那些人的相貌。
“今日多亏了奉先,咱们还是快走吧!”
诸葛亮装成与他不认识的样子,稍稍扶正了衣冠就要离开,要不然再来个什么意外可就坏了。
吕布张了张嘴,有些惋惜的看了这些人一眼,还是不情不愿地挪动着脚步,跟着诸葛亮往外走。
前来拉人的家仆们当然不乐意,但当上去的几个人都被吕布轻而易举地推了好几个趔趄后,就没人敢再过去放肆了。
~~
风光的金殿传胪、御街夸官和有些狼狈的榜下捉婿都浓缩在这一天,以后这些进士们不管做到多大的官,恐怕都不会忘了这个日子。
第二日他们又来到了礼部,这次是参加恩荣宴。
恩荣宴又称琼林宴、闻喜宴,由礼部主办,许多朝廷的高官也会前来参加。
这也是进士们在诸多大老面前最后一次刷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