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座立像,和珅严嵩回京面圣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多没见,这两人的身形比出发之前都消瘦了些许。

“两位卿家辛苦了。”

李乾的语气有些感慨,伸手从老太监端来的盘中拿起杯子:“平身吧,饮尽此杯,洗一洗身上的风尘。”

“臣谢陛下。”

两人直起身子,顿了片刻后都双手接过李乾手上的酒,一饮而尽。

“都坐。”

李乾脸上带着笑,在他看来这次和珅与严嵩真的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两人把李乾的话都听进去了,这才是让李乾最满意的。

“陛下,臣惭愧。”

和珅喝完酒后,却一脸羞愧地道:“臣未将赈灾事毕,如今通济渠尚未完全复航,荥阳的大堤也没完全修好,辜负了陛下的嘱托,请陛下降罪。”

一旁的严嵩也紧随其后,就要跟着来一套。

“无需如此。”

李乾笑着摆了摆手:“二位卿家已经做得很好了,已经超出了朕的预料。”

“朕之前可从未想过,你们竟能在荥阳修起一座牢靠的石堤。”

他感慨道:“沿河两岸,世世代代饱受水患困扰的百姓们,皆因二位卿家所作所为受益。”

“朕要替他们感谢二位卿家。”

和珅与严嵩闻言,心里一下子有了底。

“还有和卿家。”

李乾笑望着和珅:“你竟然能想出那借粮的法子来,减少了修堤的靡耗,此乃大功一件。”

一旁的严嵩目光一沉,虽然他最后的成果与和珅差不多,但这个点子却是和珅想出来的,这无可辩驳。

如果从这一点上算,还真是他矮了一头。

“这是臣的分内之职。”

和珅急忙躬身道:“也与荥阳当地的乡贤们的支持脱不开关系。”

“尤其是已致仕的太常寺卿郑谌,他深知臣赈灾修堤意义重大,率先向朝廷捐粮,并号召了一批当地士绅一同捐粮。”

“也正是因为有郑寺卿的支持,臣才能把差事办得这么顺利。”

“郑谌啊……”

李乾沉吟了片刻,这才缓缓道:“朕也听过这个人。”

“听说此人的嫡孙女还与朕的堂兄有一门亲事,这也是好事……可喜可贺。”

这郑谌就是郑观音的爷爷,李乾记得清清楚楚。

“回陛下,本就是虚无缥缈、随口应之的事,如今这亲事已经作废了。”

一旁的严嵩抢先回道:“荥阳水患之后,这门亲事就一拖再拖,如今已经不了了之了。”

“作废了?”

这次李乾是真的有些惊讶,郑观音和李建成这么一对夫妻,难道就没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