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启程回京

作者:刁民竟敢害朕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只不过王安石虽然心中情绪激荡澎湃,但还是没选择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任何人。

直到前几天严嵩与和珅从皇帝陛下那边离开,有关王安石的消息在京城传开后,才陆陆续续地有小道消息传回清化郡这边。

无需怀疑这些“驻京探子”的速度。

对朝廷钦差来说,过来送圣旨仅仅是一份日常工作,只要能在皇帝陛下规定时间内到达,就算是最后一天也无妨。而对于这些人来说,比同行更早一天送到,他们获得收益就可能多出十倍……

小道消息穿回来的当日,清化郡的郡守就亲自来到了归仁县表达了对国老的慰问,感谢老大人曾为朝廷的和大乾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为老大人送来了来自朝廷的关怀和温暖。

郡守大人表示,国老大人是大乾茁壮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是朝廷的宝贵财富,广大清化官员要向老大人学习,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从老大人的光荣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始终忠于朝廷、忠于陛下,立足岗位接续奋斗……

王安石对此也并无特殊反应,只是澹然处之。

他刚刚来到归仁县时,清化郡的郡守恰好是他的门生,门生对待老师自然是没的说,不当上司当儿子。

要不是王安石觉得太过夸张,他都要把王安石请进清化郡衙坐堂了。

后来这位门生考满调走了,新任的清化郡守是从别的地方平调过来的。

虽然是平调,但是能从别的郡调到清化这么个偏远地方来,那很明显就是变相的贬了官。

其实要说这里偏远也真不是太偏远,毕竟清化的南边就是蜀国。

蜀地出巨贾,蜀都更是非常繁华,清化虽然远离了京城政治中心,但却离着南边的经济忠心很近,生活用度上都是一等一的。

但如果说之前的清化郡还只是一个稍次一些的选择,那王安石来到这边当县令后,这里就成了所有郡守的鬼见愁了……

出来当一地知县、郡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无拘束地成为一地土皇帝。

外官说:我爱京官有牙牌,而京官却说:我爱外官有排衙。

所谓的排衙,就是每日早上将下属官吏全都召集到衙门正堂点卯训话,颇有几分皇帝陛下上朝的威风。

那种居高临下,操纵下面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快感是特有的,别人无法体会的。

此外还有那些出行黄土垫道、鸣鞭奏礼等规格,若在京城里有官员敢这么干,那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但在地方上,为了加强朝廷官员在草民们面前的威严,同时也是强化官员这个群体的“非凡性”,朝廷规定了地方官必须有这些礼节。

几乎可以说,地方主官在当地没有约束。

有很多人甘愿离开京城来地方就任,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