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他不是还要帮朕操持冬至官宴么?
你便多和他沟通着,若是把这件事办得好了,一并赏。”
“万岁圣明,奴婢定不辱命!”
“好了,你退下吧。”永康帝站起身来:“摆驾,凤藻宫!”
“是……”
心情大好的永康帝想起那个叫贾元春的女史,下意识的唱了起来: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永康四年十一月十八,冬至。
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这天,君主们都不过问国家大事,而要听五天音乐,朝庭上下都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然而冬至却并不如上面说的那般清闲,尤其是永康帝。
一早,他先要去天坛祭天,而后往太庙行荐黍之典,百官和外藩使者都要来参加今日隆重的朝会。
文武官员要整齐地排列在殿中,俗称“排冬仪”。
皇帝驾临前殿,接受朝贺,并且大宴群臣和使臣。
听起来不错,可参加过冬至宴的百官们都知道,根本就是去受罪的。
因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号人,故而只有品级高的才能在殿中有个位置,其他品及地下的就只能露天坐在大殿外头,感受着冬至日和煦的阳光和清冽的北风,擦着大鼻涕感沐天恩。
而且宴席上的菜品根本就不是人吃的东西!
按照官职的大小,宴桌分为上桌、上中桌、中桌、下桌四等,当然每桌的饭菜也不尽相同。
除了品级不同而数量不一的各种小凉菜点心外,每桌必有的主菜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白水煮猪肉。
这玩意除了那种实在清贫的穷官儿一年吃不到几次肉的能吃下,只要家里稍稍富足一些的根本无从下咽!
还有就是吃饭的规矩也颇多,按照乾朝礼制,大宴要行酒九次,期间还要有音乐和舞蹈。无论是行酒,还是举箸,都必须由皇帝开头。
总结一下,吃宫宴就是去受虐的的……
然而今年似乎有些不同?
除了桌上那些点心凉菜外,中间那个燃着炭火的铁炉子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皇上体贴臣子,恐在风中寒冷故而加了炭火给他们取暖?
那块让人期待了一年的福肉呢?怎么还没上桌?
一众朝臣不免交头接耳窃窃议论起来。
吉时已到,永康帝在一众太监跟随下来至麟德殿入席,顿时满朝文武跪拜迎接。
“平身。”永康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