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难道要等将来留给九哥媳妇?
七娘子淡然处之。
三娘子却很眼红。
正是要置办嫁妆的时候……四姨娘就算有些私房,又哪里比得上纤秀坊。
大老爷也有些微词。
“这也太靡费了些。”和大太太抱怨,“除去纤秀坊不算,还有田庄……这份嫁妆怕不要有二十万两银子?”
二娘子的嫁妆这么多,再有五娘子,少说也是一模一样要来一份的,就是四十万两银子。
陪送初娘子用五万两银子,杨家还有四个庶女,怎么算也要再出二十万两银子。
再有九哥娶亲……这儿女的嫁娶之事,就要小一百万两银子。
就算杨家家事丰厚,也禁不起这么折腾吧。
大太太不为所动。
“纤秀坊是我的嫁妆。”她提醒大老爷。“二娘子的嫁妆从官中出的,也不过是十万两。”
嫡女的嫁妆是庶女的两倍,也不算太浪费。
“再说……初娘子也是正院的庶女。”大太太又垂下头,“体面当然要比别的庶出女儿强些。”
大老爷脸一下就黑了下来。
这意思,是不打算给三娘子、四娘子、六娘子一样的体面了?
但纤秀坊是大太太的嫁妆,大太太就是愿意往水里扔,大老爷也说不了什么。
“也要给九哥媳妇留点私房吧?”他慢慢地道。
大太太很不高兴。
“当年陪嫁过来,我带在身边的十万两现银,历年来都贴补进家用了。几亩田庄,这些年来的收成,也有不少都进了官库。”
这说的是当年大老爷没有中进士之前,家里家外,都是大太太拿嫁妆贴补的事。
“唯一纤秀坊还留在我身边……将来九哥媳妇,自然有她的陪嫁。”她似笑非笑。
大老爷就没有说什么。
还能说什么?
动不动,大太太就拿出当年的事来压人。
再多的话也不想说了。
过了几天,四姨娘派人来回:大老爷收用了霜降。
新纳了通房丫头,的确是要告诉大太太一声,免得到发配丫鬟婚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反而把她发配出去。
大太太气得午饭都吃不下。
到了下午,把七娘子留在正院陪她说话。
“……才回了几句,就这样和我甩脸子,又故意抬举四房屋里的人。”大太太一脸的不忿。
这些话也只好和七娘子说,大太太好强,不愿把家里的烦难告诉许夫人。
七娘子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大老爷的确是太厚颜无耻了些。
大太太当年嫁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