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站起身做了个总结,还算给檀香大学留了面子。
研讨会结束,于闲对前来帮忙的编辑和学者表示诚挚感谢,在檀香市档次较高的一间酒店尽地主之宜。
席间,涂松鹤聊起关于古生物方面的一些话题,于闲可谓对答如流,再一次拔高了众人的评价。
“于闲同学,如果你今后想要考乾元大学的研究生,可以请我做导师,也可以跟我要一份其他教授的推荐信。”
涂松鹤这般说着,给的条件相当优渥,“在古生物圈子里,我还是有三分薄面的。”
“涂教授太谦虚了。”于闲赶忙举杯,“再次感谢教授的提点。”
他们只在檀香市休息一夜,明天乘飞机返回,均未饮酒,于闲也只是以茶代酒回敬。
“其实和我们无关。”
涂松鹤发言后,曲飞跟着举杯,“假设今天我们都没到场,于先生也能应付得来。”
此话不假,于闲只要拿出照片,而且说对应的论文已经在《天仪博物》、《历史钩沉》初步过审,化石捐给国家博物馆了,吴千山同样没话说。
毕竟在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于闲不可能开这种玩笑。
“不不不,若是少了诸位,今天的研讨会绝对不会如此周圆。”
他们不参与,于闲顶多拿出两大期刊编辑部的邮件,证明初审结束,数据无问题,然后一转攻势狂怼吴千山。
最后没人做总结,多半是于闲怼到没啥额外想说的,嘲讽笑笑,摔门出去。
这样爽是爽了,从本次事件上来看,把吴千山连带一干学者喷到极限,颜面扫地,但不利于整个学术圈的发展。
不管哪个专业,越是深入顶尖、圈子越小、外人越不清楚,看客们只会根据常识的理解去给一次事件贴标签。
假设于闲单人出战,喷了个爽的,看到后续报道的路人也会觉得这个圈子没希望,打脸打得好、打得爽,嘲笑教授不干事。
进而联想到没被爆出来的学术丑闻一定更多,整个圈子的烂透了。
其实衣冠禽兽只有一小撮人,大多数学者不懈钻研,才将古生物研究推进到今天的地步,不能因为一个大瓜全盘否定。
涂松鹤和曲飞在场,敲打吴千山的同时,也彰显了学者该有的骨气与风度,不至让舆论往极端的方向倒。
因此于闲说的并非客套话。
这些学者前来支援,并非只是在背后打气撑腰,而是在敲打学术不端行为的同时立正人设,挽住学术圈子的颜面。
“好,好。”涂松鹤笑着连说两个好字,可见对于闲的认可。
“于闲同学后续有什么打算?”
走太阴炼形的强化路线,于闲急需多找几个像样的霸王龙家族成员作为炼形基础;
从血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