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科考日记

作者:水产鲜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摄了照片尝试解读图像的文化信息’

“秦良…”

于闲不知道这个教授的名字。

古生物圈子虽然小,但于闲也不可能知道所有顶尖学者的名字,加之诸多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没法判断这位秦良的研究方向。

记录中表明他对石碑很感兴趣,没准不是古生物学者,而是常规意义上的考古学家。

往后翻两页,每天都有记录,没啥发现也会写今天吃了啥、雨林景观如何、如何遇上了什么危险。

“这是科考日记啊。”

外出科考,电子设备并不是那么靠谱,比如于闲呵护有加的手机还是经常坏,更别提带个笔记本电脑进山。

那么,想要对整个野外活动流程有清晰的认知,最稳妥的方式还是以纸质版记录,写科考日记。

手里这本科考日记,字里行间明显透着老派学者的风格。

年轻一派的学者大多讲究实用主义,当天没啥值得记录的内容就不写了;

老一辈学者则是真的会像日记一样,记录每天的科考行程。

两种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只不过在雨林中行动,本就自带一份精神消耗,还得坚持每天写科考日记,真的毅力可嘉。

既然不是猎人的东西,于闲把日记本翻到最前页,确认归属。

天仪国地理研究所,宋谦德。

“宋教授!”

这真的是相当老派的一位古生物学者了,宋谦德的老师辈相当于天仪国恐龙研究的奠基人。

论及学术地位,宋谦德要比涂松鹤还高。

年龄…还真有六十来岁了。

年龄和研究方向都能对得上,时间也没问题,于闲推测宋谦德就是303号调查队的领队。

303、201都是去年冬天到今年开春时间进的热带雨林,那时温度较低,降雨频率相对减少,比较适合行动。

没有碰上大自然的危险,反倒遭同类陷害。

“绘师甲,陷入绝望幻境的猎人会死吗?”

“最终肯定会耗尽灵魂力量死亡,不过,以他的强度没这么快。”

“行,我去打个电话。”

信号越来越差,于闲好不容易找到个植被较为稀疏的地方联络上指挥部。

按照规矩,还是我方先报上编号和名字,指挥部那边像是确认指纹一样,确认声纹无误才会正常通话。

“请讲。”

“我还在前一次联络的区域附近。”

位置用不着多做介绍,连落实指挥部能看到于闲的定位坐标。

接着就是描述遭遇。

猎户座的猎人、科考笔记、宋谦德署名。

“是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