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杜乐只是对官府豪占他的粮食很不满而已,他可没有取代楚国皇室的想法。如果段慎能得知并且理解,杜乐其实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这里的一切对于杜乐来说,只需要冰山一角的安稳生活而已,段慎在后来就不会轻率地做出决定。
街不长,所以段慎逛完之后,也没有想着多留一会。因为都是平民百姓,都挤在一条街上,这让身为皇族的自己异常不满意。段慎决定,还是先离开,回到金阳城再做打算。
段慎是皇子,自然知道楚国已经与齐国、晋国达成了协议,割让了北方部分领土。现在反而是齐国与晋国之间摩擦不断,楚国谨守着南方的山林。
但楚国才刚刚罢战,因为此前官府的掠夺,皇室的放任,越演越烈的粮食恐慌最终导致国内兴起了一股反抗的浪潮。数量不少的流民,组成一股股流寇,到处袭击城镇粮仓,抢夺粮食地盘。
面对这种局势,楚国皇室当然很忌讳这些流寇受到地方豪强支持的武力。流寇毕竟是流寇,没有根基,一打就散。但是豪强武力就不一样,楚国皇室以前就是豪强出身。
原本在楚国北方战乱后,几个大豪强势弱,所以楚国皇室本也没有如此迫切地想去防备地方武装,甚至只要齐晋两国不再攻伐,皇室也只想着关紧城门,自我复原。只要等多余的灾民死得差不多了,官府再出来收拾残局,给些粮食,差不多也就过了。
段慎是个很有理想的人,大皇子早逝、二皇子愚笨,四皇子懦弱、五皇子年小,他是多少希望自己能够振兴楚国,夺回失地。所以他不能容忍任何威胁在身旁。
三人离开后,皇子慎马上就领着附近禁卫队赶回了金阳城。
段慎一路上想了很久,最后他决定对兴民墟采取三步计划。
第一步,由皇帝下旨,任命官员到兴民墟就职,行试探之举。如果最终查实这山庄没有反意,就顺势接手。
第二步,如果官员不能就职,那就召集一些豪强,甚至一些流寇,或钱财或官位诱袭永兴墟,务必一举摧毁。
第三步,如果前面两步都不能成功,那只能集合兵马,出兵平反了。但这一步稍有难度,主要还是兵马不足,北方大军还是要防着齐晋两国。而金阳城的士兵连城门都不敢开,正是怕了城外的流寇和流民,甚至是灾民的反动袭击。
段慎并不知道,其实山庄方面对于段慎的到来,还是有一点察觉的。百余名禁卫就在大山不远处驻扎,早就被山庄的探子发现。
只是因为这些禁卫全部都是从金阳城里出来的,没有得到杜乐的指示,山庄武士不会主动去招惹。
要知道,大山周围的山寨山贼,已经被山庄武士给剿灭了。这也是周围的百姓,敢于出行到永兴墟集市赶集的原因之一。因此,禁卫队这么大的动作,山庄不会完全不察觉的。
新上任山庄武士大队长,山庄最高武装统领——封平,是杜乐考察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