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项燕与杨无敌

作者:大汉护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如果让他吞并东海国、下邳国,我区区一个广陵郡,又如何挡住他的兵锋?杨无敌,你随我利用传送阵,抵达下邳,我们去拜见州牧大人。”

这个领主细思一番,最终决定加入抵挡楚天南下吞并徐州的大军。

徐州开始备战,再次陷入兵荒马乱之中,人心惶惶。

暴风雨到来之前,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陶谦没有拿出五万两白银赔偿,而是继续在曹豹的支持下,从各座城池募兵,然后在郯县一带布防。

郯县与开阳县相邻,郯城到夏城只要一百多公里,在领主里,并不算远。

所以双方的较量在于郯城和夏城之间。

徐州城五个郡国,除了楚天掌握的琅琊国,其余四个郡国的领主齐聚,商议如何加固郯县的防线,阻挡琅琊国的兵锋。

项燕、杨无敌、宋江,三个史实武将在他们的领主带领下,与陶谦谋面。他们分别是下邳国、广陵郡、东海国领主的史实武将。

他们有名将,而陶谦有钱粮兵马,于是一拍即合。

不只是徐州,其余各州也开始内战,实力稍次的领主往往会联合起来对付大领主。

此时身为徐州焦点的楚天正在杜甫草堂与东汉末年的大儒们交谈。

有了“四世三公”的特性以后,楚天发现卢植、蔡邕还有其他文人看待自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在他们眼中,楚天也是世家出身,好感度倍增,不再小看楚天。

琅琊国楚子谋,四世三公,桃李满天下。

楚天在东汉末年英雄眼中的家世背景悄然改变。

总之拥有世家身份,拉拢东汉末年的名士更加容易。

诗圣杜甫也参与交谈,以唐诗与汉乐府诗交流,令卢植、蔡邕等人惊叹不已,所以他们又在夏城多停留一段时间。

楚天打算在夏城组建文人团体,彻底提升夏城的影响力,成为东汉区的文化中心。

曹魏有个建安七子,楚天也可以搞个琅琊七子、开阳七贤、徐州八大家……

文化影响力对领土同样重要,提升经济、民心、特殊人才诞生概率。

楚天在与蔡邕的闲谈中,得知他的女儿蔡文姬在陈留家中,于是楚天提醒他尽快迁走蔡文姬,防止被南匈奴掠夺。

蔡邕听到楚天的建议,虽然不知为何,但默默记下。

楚天算是仁至义尽。

实际上楚天也没有必要担心蔡文姬被匈奴掳走一事,因为拥有廉颇的领主守在并州,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亲兵低声来报:“主公,徐州四郡国的领主正在下邳城聚集,商议以后抵挡琅琊国南下之策。”

“一群乌合之众,无足挂齿。如果还是曹豹担任主帅,百万大军也无济于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