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官

作者:大汉护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金矿,从宋代开始便十分有名,每年可以产出大量的黄金。对应到《领主》中,那就是高级的金矿资源。

琅琊国的三级金矿资源,在胶东金矿面前,犹如小巫见大巫。三级金矿资源对楚天现在的势力而言,完全不够使用。

如果可以在东莱郡发现高级金矿,最好是7级、8级的金矿,楚天的势力从中获得的好处将会令人难以想象……

“各个郡国有发现特殊资源者,立即上报,不得隐藏和私自开采,否则治罪。”

领主府往东莱郡派遣大量的矿工,勘探金矿矿脉。

除了胶东金矿,领土内应该还有不少铜矿、铁矿、银矿。

楚天的领土不但有价值不菲的矿脉,还靠海,盛产海盐、渔业发达,可对外贸易。即使楚天闭关锁国,基本上也可以自给自足。

结束战乱以后,楚天致力于屯田,为各个军团补充损失的兵力。

此次征战,各个军团损失不少。楚天的北军五校从九千人减额至七千人,臧霸的琅琊防守军团从1.5万人减额到6000人,可见一斑。

说是屯田,基本上楚天只是当甩手掌柜,任命各个太守和长史以后,他们自然会组织郡内的流民开垦农田、兴修水利。

在此期间,太史慈、武安国、孔融被带到夏城。对于孔融,楚天打发他到杜甫草堂,让卢植、蔡邕、郑玄等人好好教育他一顿,不再给孔融拥有实权的官职。

孔融毕竟是一个史实英雄,将他安置在夏城,可以给琅琊国带来不小的加成。

太史慈暂时不愿投降。但他娘被楚天军团俘虏,楚天令人好生招待,相信太史慈会识时务者为俊杰。

武安国竟然也有几分骨气,没有直接投降楚天。楚天让人将他关起来饿几天,武安国就乖乖投降了。

不是所有俘虏,楚天都有耐心和脾气去对待他们。

如果有能力,楚天可以慢慢跟他耗,但只有一身武力还傲娇,楚天就没有那么好的态度了。

投降的武安国武力有83,统帅只有可怜的55,特性是“北海铁锤”(仅适用个人),使用铁锤作为兵器时,对敌人的钝击伤害大幅度提升。

楚天随便给他一个都尉的职务,暂时留在北军五校效力,充当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

北军五校只有楚天一个将领,楚天便将一些二三流的武将分配到北军五校。

北军五校有楚天作为主将提供加成即可,他需要的是几个武力比较高,又不能独当一面的武将,必要时冲锋陷阵。

毕竟楚天作为主公,没有理由轻易冒险,冲在最前面。

武安国听说自己被编入近卫军团,不禁喜出望外,很快就将旧主孔融忘记,表示愿意为徐州牧大人鞍前马后,出生入死,上刀山,下火海,永不背叛。

提拔部下,然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