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关口突然来了大量官兵,进行严格盘查,咱们的兄弟进不去了!”方言的声音明显在发颤,应该是被吓得不轻。连他磨牙的声音,老一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了。
“哪个关口?”老一一听,这问题真的很大条,连忙急问。
“所有关口!”方言回答道。
老一听得一愣,追问道:“怎么会这样?刚才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不是说今夜没有官兵查关的吗?”
“刚才确实是没有,可是现在突然就不知从哪冒出来了,荷枪实弹的大部队一列一列的排在那儿,而且还不是简单的查查身份证那么简单!我手下那些兄弟,以前有案底的已经被逮起来了!”方言虽然心惊,但回答还算得上利索。
“怎么会这样?”听到这个消息,老一的心也凉了半截。
关内与关外的联接是一个关口。
关口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也算作是一种文化。
这个关口在以前是要严格盘查的,除了身份证,还要有边防证(入关的一种凭证,在当地派出所花五块钱可办理!),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外来人口的增多,边防证这种东西渐渐消失了,关口虽然仍然存在,但盘查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查时不查了。
很多人都认为,在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还存在着这种另类的关口,很有点格格不入,而一些被拦关,被禁入,被打扰的进关人,也感觉可笑,甚至是愤恨,认为这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纳税人的钱。
还有一些外来打工一族更极端的认为,当他们为这座城市贡献自己青春的时候,自己良民的身份却还要受到质疑和检查,这份特殊的待遇,对于他们来说是侮辱,对这座城市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然而,不管你怎么想,关口的官兵想查的时候,还是照查不误,轮到你撞上的时候,你也照样得乖乖的出示证件。
要是不合作?那真是不好意思了,冲锋枪口就对准你!
像是老一的这个分社大佬方言这样的,领着大班人马坐在旅游巴士上充当游客,意图进关去搞搞阵没帮衬的,被查了,那除了自认倒霉外,还能说什么!
进关的人马被拦下,这对老一而言可说是晴天霹雳,但方言在电话那头吱吱唔唔的话语却让他悲哀的意识到,这个晴天霹雳可能还没打完。
“说,还有什么事?”老一气愤的把红木办公桌上的东西一股脑的扫到了地上,朝着电话里头的方言嘶吼。
“我们有部份兄弟已经进关去了!”方言唯唯喏喏的道。
“进去了多少?”
“五分之一!”
老一听了之后,剩下那半截心也跟着凉了,原本在人数上占着绝对优势的他,这回可说是以卵击石了。
“那你还愣着干嘛,赶紧的让他们撤啊!”老一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