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影响

作者:江山不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少在关键时候能够救命,这是很重要的。而这时候,能够与战列舰动辄336mm以上口径舰炮一战的最小口径大炮中,203mm是最小的。

再大,舰体就要增大,中国的造船实力跟不上,而且有往“巨舰”发展的嫌疑。所以,在与海军多次交流后,国防部、总装备部及海军司令部对于海军发展作了新一轮补充:

开始设计排水量为8000到一万吨的重型巡洋舰,以203mm舰炮为主炮。中国目前尚无能力建造这样的大炮,张汉卿已经通过私下渠道和铸炮强国德国取得联系。

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5寸炮对付巡洋舰比较吃力,所以其副炮将选用155mm。不用英寸制的152mm是因为人民军陆军对于155mm重炮的使用及建造已有一定经验,如果可能,不需要大费周折地从国外引进了。

同样地,更小口径的大炮也将以公制为基础,像125mm、105mm、75mm都已经成型。

而日本人尽管师从英国,却发现152mm舰炮的弹药搬运对其小身板是极大的负担,所以其战列舰副炮(及轻巡主炮)都用140mm炮。

相信经过此战,信息灵敏的列强对于空中威胁的重视必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舰队防空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以防空和反潜为主体的新式驱逐舰也列上日程。

中国的“九江”级驱逐舰尽管也有出彩表现,但这种出彩,只是一种侥幸。优势条件下数千炮的打击尚不能击沉一艘日军同等的驱逐舰,大规模海战时怎会让它再次从容?

所以张汉卿提出了建造新式驱逐舰“大连”级的要求。既然作为未来远洋海军舰队的重要外围警戒,续航力、适航性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它的吨位要大。

确定了以航空兵为核心的作战原则,海面主战的任务已经交给巡洋舰,那么它的定位就是防空和反潜,不需要安置不伦不类的大口径舰炮了。反正等需要驱逐舰的舰炮对决来分胜负的时候,说明中国航母已经不在了----中国海军的战略思想是以航空兵对决的----那么,不管结果如何,中国的海军已经输了。

155mm口径会使得驱逐舰失去灵活性,也占用了本该用于防空的空间,且用处不大。所以“大连”级驱逐舰的主炮将为125mm,这是参照了二战时名闻遐迩的美国“弗莱切”级驱逐舰的思维。

“弗莱切”级满载3050吨,是为了适应以大型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远程打击舰队而设计的,它不需要利用航速抢占有利阵位,不强调过分强大的火炮和鱼|雷装配,定位于护航和作为外围警戒。

它所用的是127mm高平两用炮,性能上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最优秀的,但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所有舰艇都具备了对空能力。

因为易于建造,价格低廉,所以这个级别生产了175艘之多,人称“海上吉普”。比“九江”级,它只是吨位更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