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诚意

作者:江山不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须,冒万难,创办滦矿,几濒绝境,始意谓,将以滦收开,今仅成联合营业之局,非吾愿也。”他还在家中写了一副对联:“孤忠惟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后视今。”壮士未竟之意,斑驳落寞纸上。

张汉卿说得自信,落在周学熙耳中是如闻仙音。在资本世界里,谁的实力雄厚,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而且是赢家通吃。这个少帅可真是抓住自己的命门了,以奉系实力作为倚仗,他将有十足把握再次击倒英国资本家。

让他全权负责奉煤在关内销售的总代理,就是给他机会复仇啊!而且张汉卿让官办银行资本介入民族资本,那也是民族工商业者的福音啊!

少帅满满的诚意,不能不让周学熙大受鼓舞和感动。一生阅人无数的周学熙在经历片刻的试探和犹豫后,瞬间决定在少帅身上押宝。

既然付出,就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他表示全力支持少帅的想法:“少帅能有这种眼光,当真是中国之福!老朽早知道在少帅的统筹下东北工业发达、经济繁荣,却没想到少帅的抱负竟然如此之大!这种有利国家有利国民的好事,周某虽然老了,但仍然可以鞍前马后出一番力的。只要少帅需要,周学熙责无旁贷!”

其时,中国的经济远不像一些书中所渲染的那样坏。1900年,中国gdp仍占世界的11%,日本占2.6%;甲午对日赔偿亿日元,同年日本全国总产值亿日元。战败给中国的冲击,并非赔款的损失,而是丢失台湾、朝鲜半岛两个地缘要冲,特别是朝鲜半岛,使北京在海、陆两个方向都失去屏障。

单以经济而言,此时的中国,仍然在体量上是一个庞然大物。毕竟,几千年来世界第一的桂冠和积累,绝非一两场败仗就能击溃。对中国走向现代伤害最重的,其实还是民国之后长达十八年的军阀内战、几年的国共之争和完全称之为浩劫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在世界主要国家都休兵养息时,其后又有四年的国共内战,使中华民族迟迟没有喘息的机会,这一时间长达36年之久!

36年,整整两代人!

国家因此而愈加贫瘠,并且又一次丧失了一二战之间工业大发展的机会,也使得国民的自信心降到谷底。抗战期间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汉奸,虽然不能因此而开脱他们的罪行,但对国家前途无望的沮丧也是一种重要原因。

这个时候,追赶还不算晚。危机,危机,危中往往含着机会。所以周学熙施展全力解数,利用他在工商业界的巨大名望,向工商界献身说法。

在周学熙的引见下,一大批北方的民国实业家纷纷聚集到少帅周围,像时任财政委员、民族工商业家北方代表的周叔弢,创办天津永利、久大、黄海三家化学公司的实业家范旭东,张汉卿的老朋友,也是天津监业银行经理、董事长张振芳等工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短短几天,新成立的东北银行天津分行共吸纳存款及入股方准备金达8000多万元;此外,各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