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皱了皱眉,道:“还记得一些,我好像记得当初你是问那禅师关于你母亲之事。”
柳萱点了点头,道:“没错,汉文恐怕不知,我娘亲在我六岁之时便被老祖宗赶出了家门,这些年来一直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我爹当初之所以会心灰意冷到钱塘教书,和我娘亲离去其实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暗中查找我娘亲的下落,可惜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我到了杭州之后,请那法音禅师算过一次,方得知我娘亲还活着,这也让我生出了极大的希望,希望我娘亲将来有朝一日能与我和父亲团聚。”
许仙从旁说道:“萱哥儿难道此次去北边是有了关于师母的消息?”
柳萱点了点头,道:“没错,汉文可还记得我在会试之时便曾离开过金陵一段时日。”
许仙道:“当然记得。”
柳萱道:“那次我出海之时,无意间得到了关于我娘亲的一些线索,便派人一直留心。”
“直到前几个月,下面的人来了消息,说是有人在北边金国的玉京城中曾经见过我娘亲,于是我便借着商船之事离去。”
“你也知道如今金国和大唐兵锋相对,陈兵一处。所以我只能暗中行事,一路乔装打扮,从海上走,去了那玉京城中。”
“在那玉京城中查探数日,我终于寻到了那位酷似我娘亲的女子。”
“可惜,她终究不是娘亲。”
“我没有死心,我不信这世上会有两个如此相像却毫无关系之人,于是我便在玉京城中等候了多时,总算寻到了一些线索。”
“可是,那些线索却是让我有些心惊,让我不知该如何决断。”
许仙看着柳萱那皱起的眉头,心中不免想到,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题竟然能困扰萱哥儿这么久。
“难道那些线索和师母无关?”
柳萱摇头道:“不,恰恰相反,那些线索都纷纷指向了一个结果。”
许仙道:“什么结果?”
柳萱道:“那位酷似我娘亲的女子很可能便是我的亲生母亲!”
许仙皱眉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柳萱道:“那位女子小名名唤金盏,与我娘亲的小名一模一样,从一开始我只以为是巧合,因为那位女子看起来年方二八,正是青春年华,怎么可能是我娘亲。”
“我一开始只以为,那女子说不定是我娘亲生的另一个孩子,可是数日的调查下来,结果却是让我大吃一惊。”
“种种线索都表明那金盏很有可能就是当年被家里的老祖宗赶出家门的娘亲。”
许仙讶然道:“为何会如此说?”
柳萱道:“那金盏是十年前突然出现在玉京城中的,十年来,她在那玉京城中的白玉京中一直是有名的花魁,可是十年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