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接过一看。
这是一位镜像右位心伴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三个月的患者。
周辰见此也不由得心头一沉。
中年患者缓缓开口说道:
“自做了这手术之后,我感觉胸闷气急,特别是在活动之后……”
紧接着,周辰给他进行了体格检查。
检查发现:
中年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
心率79次每分,心率齐,双下肢浮肿……
同时对照着中年患者之前的检查单来看,在这位中年患者的心前区,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心浊音界向右侧扩大。
根据他的x线胸片显示:
右位心右心室增大,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心电图显示起搏心率,起搏器感知和带动良好,起搏频率为80次每分钟。
诊断为:镜向右位心伴tof根治术后室间隔残余缺损,心功能三级。
周辰和**医生两人对视了一眼。
他们开始讨论起了关于室间隔残余缺损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
一般文献显示,tof根治术后,室间隔残余缺损的发生率一般在10间。
它与术前vsd的位置和大小,术中手术技术操作等因素有关系。
一般来说,大部分较小的残余缺损,由于细胞覆盖血栓形成,组织纤维化等机制,有自行闭合的可能性。
但是对于较大的残余缺损,常常难以自行闭合。
周辰思考了一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觉得……还是应该进行介入治疗……”
**医生本着严谨治医的态度。
他从头到尾再次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中年患者的病历和之前的的检查报告单。
报告详细显示,这位中年患者在tof根治术之后,右室流出道的梗阻已经解除,大量的残余分流会使肺积血进一步增多,容易引发肺水肿,导致心肺功能不全。
而且不能自行关闭的残余缺损,还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医生没有回话。
周辰接过了中年患者之前的手术资料看了看。
他的肺循环流量与体循环流量之比为23,这是手术指征之一。
他弯下腰,凑到了**医生的耳畔小声地说了句:
“依我看,这患者必须要再次进行手术了,不过是进行何种方式手术还有待商榷,我个人意见是介入治疗。”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医生点点头,应了句:
“他这样的病症,目前只有两种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和开胸手术。”
周辰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