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上: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岑、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获苓)。
周辰心中了然,低头便写下了具体的方药递给了刘海。
“抓药。”
这老太太脸上带着病恹恹的惆怅,跟周辰诉说着自己的病情,倏然泪下。
“医生啊,我这高血压几十年了,不求治好,只要能够控制下去,能让我多活几年也就心满意足了。”
周辰也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
他笑了笑,轻声安慰了一句:
“不要太担心了,其实你这病算不算什么大病,没有大碍的,回家按照我的方剂安心服药就行了。”
老太太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过包好的中药材,起身道谢后转便离开了。
“下一位!”
接下来,坐到桌前的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
他主诉自己平时有头痛眩晕的症状,而且主要集中在太阳穴处。
在午后还会有低热的体温,口苦口干……
经过周辰的一番询问,同样发现,这患者有高血压的病史。
周辰为他搭了把脉。
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
周辰大致确定这位中年患者证属肝胆湿热、肝阳偏亢。
中医上讲:其素体阳盛,肝胆湿热内蕴,致长期低热不退。
肝胆之火偏旺,阳升风动,上扰清窍,则发为眩晕头痛。
少阳胆经行于头之两侧,故头痛偏两太阳穴处。
舌苔微黄、口苦口干、脉弦数、小便黄,均为肝胆湿热之候。
先以清热平肝利胆之法清泄肝胆热邪,重在驱除病因,以平肝息风潜阳为治,且佐以通络,使症状获得改善。
又一张处方快速在周辰的笔下写出。
“柴胡6克,黄岑10克,清半夏9克,青陈皮各5克,青蒿叶10克,夏枯草15克,石决明30克,(先煎),积壳6克,川朴根5克,葛根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配服复方丹参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刘海手脚麻利,很快将中药又打包好递了过来。
中年男患者的脸上带着一丝感激的笑意,接过了药材。
“谢谢啊医生。”
周辰他摆摆手:“嗯,回去按时服药,下一位。”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转眼就到了下午5:00多了。
这几个小时,也不知道问诊了多少个患者。
总之,那桌前的队伍排如长龙,一眼望不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