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些中医根基的。
他认为,这中这偏头痛属于顽疾,立马缓解都有些困难,更何况是当场除根?
当然,既然周辰师父都发话了,他这个做徒弟的,自然不能违背师命。
王宇只好转身来到药柜前将针包取出。
他来到中年女患者身前站定,摊开针包,取出了一枚毫针,捻在手指间迟疑着。
一时间,他脑袋里想了很多。
万一待会儿针刺完毕之后,达不到师父周辰所说的效果?会不会被这患者认为自己是骗子或者医术差?
或者,被在场的其他人笑话?
“夫头痛不止,乃三阳之受病也。三阳者,各分部分。头与项痛者,是足太阳膀胱之经也;攒竹痛,俗呼为眉榜痛者是也;额角上痛,俗呼为偏头痛者,是少阳经也;如痛久不已,则令人丧目。”
周辰的这一番话说完后,王宇点点头,便开始准备下针。
周辰站在一旁一边作为旁观者,也同时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
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者,头重如石,属湿也。风寒头痛者,身重恶寒,寒邪从外入,宜汗之也。偏头痛者,手少阳、阳明经受症;左半边属火、属风、属血虚;右半边属痰、属热也。真头痛者,脑尽而疼。
手足冷至节者,不治也。少阳头痛者,往来寒热也;阳明头痛者,自汗发热恶寒也;太阳头痛者,有痰重或腹痛,为之痰瓣也;少阴头痛者,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也;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血虚头痛者,夜作苦者是也。眉轮骨痛,痰火之征也;又云风热与痰也。有汗虚羞明眉眶痛者,亦痰火之征也。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周辰始终没有具体告诉王宇究竟针灸哪些个穴位。
当然,这也是在考王宇。
之前,周辰教授了他361路刺穴术,跟他说了太多的选血方式。
所以现在周辰也就不再跟他过多赘述。
王宇首先选患者耳轮之外缘的耳三穴,再取患者脚部的四花中向外横开一寸五分,针深寸半。
接着,是脚背的六完穴,针深五分。
在场的人中,魏海是看的最为认真的一个。
他仔细观察注意着王宇每一个下针的动作。
看着王宇的选穴和下针,他不由得心中一阵惭愧。
因为他根本就说不清楚,王宇这下针和选穴的原理究竟是基于什么医学古籍?
简直毫无章法可循。
随着王宇对这位中年女患者针灸手法的变换,在魏海的心头已经泛起了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