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穿行于川bai、藏、滇三省区之间,因江中沙土呈黄色而得名。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审时度势,决定取道云南北上四川。为了将滇军调离云南,中央红军主力前锋逼近贵阳。
此时,蒋介石正在贵阳城内督战,但身边只有1个正规团,见红军来势凶猛,不免紧张起来,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致使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这正是中央红军所要的效果,出现了***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立刻长驱西进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很快抵达离昆明15公里处。
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境昆明,吓坏了“云南王”龙云。这个只顾自己地盘的军阀既防红军,也怕蒋介石“假途灭虢”,于是一面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一面托人向红军表示滇军志在保境不会远追,切望不要进攻昆明。中央红军发现滇西北无守兵,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4月27日,红军进入寻甸县境内。29日,红军在鲁口哨、大汤姑地区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按照***的提议,红军兵分三路,以每日不少于50公里的速度,飞奔最近的龙街、皎平和洪门等3个渡口,务必抢在追兵到来之前拿下渡口,缴获船只,以保证全军渡江。
中央军委纵队组织的渡江先遣队在参谋长刘伯承、干部团团长陈赓、保卫局局长李克农的带领下,于4月29日从柯渡出发,30日午夜赶到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的皎平渡,并在船工张朝寿的帮助下,获得两条木船,找到部分船工,迅速渡过金沙江,包围了“厘金局”的保安队,出其不意地消灭了北岸守敌,顺利地夺取了渡口,实现了夺取金沙江渡口庆祝“五一”的计划。
接着,红军又在北岸夺得3条木船,5月3日中午,在上游鲁车渡夺来两条木船。此时共有7条木船,大船一次可渡30人,小船一次只能渡11人,并找到了36位船工。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红4团直奔金沙江畔,将3个连化装成国民党的“中央军”,受到禄劝、武定、元谋3县县长和军警官绅的热烈欢迎,一天内一枪不发智取3座县城,并控制了龙街渡口。因那里江宽水急,无法抢渡,红4团转而奔向皎平渡过江,仅留下少量部队继续架设浮桥,造成要在龙街渡口过江的假象,吸引了敌军追兵主力。
当时红三军团也抢占了洪门渡口,却因船只少,水流急,无法架桥,除留下一个团渡江外,主力也转向皎平渡过江。5月2日,军委纵队在团街召开总部干部大会,博古作渡江动员报告,大会成立了以刘伯承为总指挥、陈云为政委的渡江总指挥部,并颁布了《渡江守则》。
金沙江宽140多米,江水击石,白浪顿起,加之船体破旧,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