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而且对孕妇可能导孕妇壬辰问题。
棕树一般很少种植,大多数都是长在田间地头野生的,因此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有几棵棕树,而是种植棕树的规模很大,但是很分散,甚至有很多地方的田间地头都可以看到棕树了。
著名种植棕树的地方:
剥开的棕包
剥开的棕包
江西赣州石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种植棕树的地方。由于棕包的苦味石城本地人很少吃,不过于都、赣县、兴国等地普遍喜欢食用。不过在当地的田间地头却处处能见到棕树的身影,一棵棵挺拔的棕树犹如亭亭玉立的婀娜少女,妆扮了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化学成分编辑
花含24种氨基酸,主要为5-羟基-2-哌啶酸(5-hydroxypipelic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和γ-氨基丁酸(r-aminobutyricacid)。另,花序含一种抗真菌蛋白质tp-1。
药用价值编辑
棕榈花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经;脾经。
功能:止血;止泻;活血;散结。
主治:血崩;带下;肠风;泻痢;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3-6g。外用:适量,煎水洗。
生态环境: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
资源分布:长江以南各地多有分布。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花蕾及花。
采收储藏:4-5月花将开或刚开放时连序采收,晒干。
棕榈叶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用于劳倦内伤或忧思过度所致脾胃虚弱、中气亏损、脾不统血等症状。功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选方:治高血压,预防中风:鲜棕桐叶一两,槐花三钱。作一日量,泡汤代茶。(《现代实用中药》)
性味
苦涩,平。1《本草拾遗》:有小毒。2《重庆草药》:温,平。3《陕西中草药》:味涩,性凉。
功用主治
治泻痢,肠风,血崩,带下,瘰疬。1《本草拾遗》:破血,2《履巉岩本草》:食之破妇人血气,不作胎孕。3《天宝本草》:酒熬治气火瘰疬。4《现代实用中药》:用于高血压症,有预防脑溢血之功。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血崩,肠风,血痢,瘰疬。棕包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棕包别名:棕包·棕笋,棕包米特点:棕树属棕榈科,亚热带植物,树干笔直,顶端长着扇状的枝叶,主干上包裹着一层又一层的“棕衣”。
别名棕包·棕笋界植物界中文学名棕包吃法炒肉丁腊肉,炖鸡,烧汤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