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至3月8日,即占领仰光。随即兵分三路北进,其作战计划:以一路追击撤退的英军,侵入米内瓦,直趋卡原里,占领仁安羌油田,截断英军退路;一路攻占同古,进逼曼德勒,围歼我军主力;一路由同古东进东枝(又名棠吉)进攻腊戌,北进八莫、密支那,截断中国军队归路。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据以上敌情,与中、美三方协商决定,对中、英在缅甸部队,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又称瓦城)铁路为界,由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铁路以西,为英军防地。中、英两国军队,分三路布防迎敌,计划在彬文那(又名平满纳)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围歼敌人。[3
英军为西路军(有2个军,辖:第1、17、36师、第63旅、第7装甲旅等部队4万余人)位于卑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区,防止敌人北进。中国远征军第5军为中路军,其先头部队第200师已于同年3月8日到达同古(又称东吁、东瓜)接替英军第1师防务,防守同古,该军担任同古以北铁路线两侧和正面防御,军部设于漂贝,新22师、第96师集结于曼德勒东北地区。中国远征军第6军为东路军,军部设于雷列姆,暂编第55师,位于垒固地区,第49师,位于孟畔地区,第93师,位于景东地区,防止降日泰军从东进攻,及掩护第5军左侧背,原先已进入景东的刘观龙支队,在孟勇芒林等地,中国远征军第66军,位于曼德勒至腊戌之间,为机动部队。[4
同年3月17日,日军再度发起攻势,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西路英军一触即溃,只有两路中国远征军顽强抵抗,同时还不得不分兵驰援被围困的英军,整个战线开始崩溃。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切断滇缅路,同年5月1日进占曼德勒。中英军队被迫向印度和中国境内撤退。至5月下旬,日军占领缅甸境内全部要地,并侵占中国云南省龙陵、腾冲等地。[2
战役过程
缅甸战役中孙立人将军
缅甸战役中孙立人将军
1942年1月4日,日军第55、第33师团由泰国分别向缅甸南部的土瓦和毛淡棉发动进攻。1942年1月31日,日军占领毛淡棉及其以南地区。
1942年2月11日,日军第33师团突破英军萨尔温江及米邻河防线,将英印军第十七师击败。
1942年2月23日,日军第55师团夺占锡当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突破锡当河防线,并有海空军协同,向仰光进攻。
1942年942年4月29日,日军占领腊戍,切断滇缅路。
1942年5月1日,进占曼德勒。英国军队和中国军队随即退却,成了毫无组织的溃退。
1942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了缅甸,并侵占了中国云南省的腾冲、龙陵等城市在内的部分地区。为了防止英国海军可能参加作战而影响缅甸战役的结局并彻底击溃英军,日本海军对在锡兰(科伦坡和亭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