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头小猪,这是前几天刚刚购买回来的。
郝世杰他们则开始为刚刚播种下去的蔬菜苗浇水,而郭大路与楚留香则来到灶房。
这是一间真正的厨房,不再是当初郭大路临时垒砌的草棚,当然拿草棚还保留着。
炊事班的厨房与一个可以容纳150多人就餐的大房子相连,房子里都是崭新的大桌子还有凳子,这些都是省军区全新配发的。
“郭大哥,这面团你昨晚就做好了?”楚留香指着盆里的面团说。
“是的!”郭大路说:“面粉里我放了鸡蛋、白糖、食盐、黄油,然后加牛奶边和面。”
“不过啊,老三,你一会多做点面包!”郭大路对着楚留香说;
“为啥?”
“做好点,一会给师长送去,你看今天把师长气的!”郭大路的语气中虽然没有责备,但他还是让楚留香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啊,知道了!”楚留香知道郭大路这样做是为他好。
“老三我们没有烤箱,但我昨晚做了一个土烤箱,在草棚那里!”郭大路指着对面说。草棚就在现在炊事班厨房的对面。
郭大路制作的土烤箱,其实就是用土做的大块砖垒出来的,与传统的灶不一样的是,这个烤箱可以四面,也就是上下左右都有放柴火的入口,能让中间被烤的食物接受四个方面的热量。
楚留香来到土烤箱一看,他乐了,这样的土烤箱其实是一名在朝鲜被俘的美军交给他们的。
中间的烤箱是用铁皮做的,既可以保证很好的传热效应,也能保证烘烤食物的卫生。
楚留香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一个个类似馒头形状,就跟炊事班为战士们制作小馒头那么大小的面团,只是面团要比用来做馒头的面团要软很多。
郭大路协助楚留香将土烤箱的上下左右都放入了燃烧的木炭,几分钟之后,楚留香感觉中间的铁皮箱子温度合适,于是将做好的面团放了进去。
“要是嵩阳在,说不定他会拿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面包的!”郭大路一边看着土烤箱中的炭火,一边跟楚留香说;
“大哥,你是说那本美国人送他的那本烹饪书?”楚留香说:“全是英文,他都没做过!”
“这不现在就有机会做了,而且做好就有老师!”郭大路指了指苏联专家所在的方向。
“哈哈,我怎么忘了他们!”楚留香说道。
大约20分钟之后,楚留香感觉烤的面包应该好了,他打开铁皮箱的遮盖,看了一眼说:“面包可以了,大哥,你的咸鱼怎么样了?”
“牛奶,咸鱼都可以了!”郭大路说:“只是这咸鱼,老齐拿来的是我们中国方法腌制的咸鱼,我也只能按中国的办法做!不知道苏联专家吃的习惯不习惯?”
“那也要先给他们尝尝,第一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