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什么佛寺道观学宫之类的地方,自然也对孙二少欢迎不起来,这倒不是什么互相拉着脸给难看之类的事情,而是从气质上便格格不入的一种本能。
以往也不是没入过古刹名山,多数情况下,孙孚意是一忽儿便会感到周身蚁行虫行,说不出的难看,唯有这次凤阳之行,数入禅智寺,却没一次觉得不适,居然还有“如归”之感,想来想去,也只有苦笑。
(有了这种“人才”,真是佛门的大不幸呐……)
抬天观天,日已近午,孙孚意算着时间,本想再回观音婢那边看看,却见前面孤零零几间平房,不觉心中一动。
那几间平房样式颇老,边上围了一圈竹篱,只留出一个缺口,几名小和尚坐在缺口处,皆无精打彩的,有两个更是鼾声微作,要到孙孚意来到身前才蓦地惊觉,跳将起来。
“施主好……收钱!”
“我说,你们真不愧是释远任的好徒弟啊!”
苦笑着丢出块碎银子,也不理那几个小和尚张着嘴说“我们这儿不找零的……”孙孚意径直进去,只挥手道:“不必找零,这钱算爷包场子了,给我封上门,谁也不许再进来哩……”
~~~~~~~~~~~~~~~~~~~~~~~~~~~~~~~~~~~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嘿……”
口中喃喃,孙孚意袖着手,在几间屋里晃晃荡荡,神色中颇显轻蔑,却又显着几分惆怅。
说起来,禅智寺虽为古刹,但一向不曾出过什么名僧大德,名声之起,多半倒还是拜托了这“碧纱笼”一典。寺中显也十分看重,几间房皆收拾的一尘不染,桌椅如新,中间正屋上那一蒙碧纱,更是洇绿若水,一碧如漾,绝非二三两银子所能置办下来的。
站住脸,眯眼看了一时,见后面墨迹隐隐,却瞧不清到底写的什么,孙孚意出一会神,忽地一声狞笑,伸手便撕。
“喔,孙少爷!”
一声惊呼,更听得地板轰轰作响,不必回头,也知道必是某个胖大和尚正在提着袈裟急跑过来,却到底慢了半步。
“嘿,果然如此!”
大笑声中,孙孚意已把纱笼扯下,更不回头,只一反手,早揪住释远任领子,生生提起。
“我说,这儿写得是什么,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呢?!”
“这个……孙少爷您慧眼如炬,也要体谅我们一下啊……树老无花僧白头,那日子也颇不好过啊……”
“哦?”
略显意外,孙孚意眯眼看看释远任,将他放开,道:“说吧,这个‘请五路财神咒”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笑,见笑啊。”
忙忙将碧纱从孙孚意手中取回,细细粘回墙上,释远任方陪着笑,细说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