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官”一齐诞生了。
……史官们工作的地方,就叫“东观”。
东观为记录历史而生,到如今,它自己也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虽然已经被翻修过无数次,而那块匾额也不知道是第几次的复制品,但在东观工作的文士们仍然会习惯性说:“吾地始于轩辕,上下逾五千年……”,而听到的人,也会沉稳的点着头表示接受,没有一个人会反驳或是纠正。
历史上,东观有过各种各样的荣耀,但工作在这里的人们漫不在乎,因为他们是记录者,他们与历史同在,他们看惯与统计的是“百年”或“千年”为单位的起伏,与之相比,一人、一生、一世,那实在都是短到可笑也渺小到可笑的东西。
“这间被用黄绫封闭的,是不是就是当年帝驺虞赐外夷以国史时的那……”
“没错。”
走在袁亮与小音前面的老人,身形枯瘦有如朽木,却腰身挺直好似劲竹,听到小音的发问,他的声音中也多出了些些自豪。
……那是南海赤家治世期间的事情了,当时在位的是帝驺虞,那时,有使者从比西域更远的地方前来,呈送国书,以及各种在大夏来说是珍稀难见的宝物,而当礼部议论要如何还礼时,帝驺虞却笑着挥手,说“让东观去办好了。”
三天之后,东观呈上来的,是一本史书,一本使者本国的史书,一本,较那国内任何一本史书,都要更加详细与完整的史书。。
……
“这里供奉的,是那三位先生吗?”
“对。”
这次经过的,是同样被封闭的房间,只能依稀看见里面似乎有三尊双手扶膝的坐像,而侧面则是另一尊立像,似乎正在赶路。当听到老人的回答时,小音敛起脸上笑容,严肃而又恭敬的,向着这间房间郑重施礼。
“以直行事,以血著史,前贤风范,诚惶诚恐。”
……
就这样,一路经过了不知多少房间,最后终于来到了一间特别矮小、狭窄、破旧的房间前面,这时,小音已经有些微微的出汗了--对不谙武学的她来说,这段路程并不轻松。
但她却根本没空去想自己的疲劳。
她看着那间不起眼的房间,双眼却明亮的有如九天星光!
(……守藏室,这里就是柱下史曾经用过的房间,这里就是大正王朝第一位史官呆过的地方!)
“如你所想。”
老人站在小音的侧面,同样把目光投注在那房间上,完全没有看她。
“这里,就是柱下先师当年工作的地方,而同时,这里,也是桃园一脉的起点。”
当老人这样说的时候,小音收拾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
却被老人轻轻的挽住,他虽然已衰老到似乎一阵风便会倒下,却只那么轻轻巧巧的一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