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冲波沉默相待。平时倒也罢了,但到今天这种时候,云冲波就不由得开始怀念那些子贡们居然与自己站在同一方的“好日子”起来。
(说起来,战儒漆雕,这是儒家很少出动的战团啊。而且,丘明阳也入京了……)
龙虎倾一役中,颜回出战,已经被视为是儒门的明确表态。而在之后大将军王西去事中,多名有儒门背景的文臣都冲锋在前,坊间更有流言,称本已离京的丘阳明之所以又悄然返京,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大将军王在暴怒下的异动。
(可是现在,他还是没走啊?)
历史上,异姓三王因其特殊的身份及影响力,均长期驻足于各自封地,一般不会主动参与朝廷大政,只在少数情况下才会应诏或主动入京,事了后也会尽快离开,长期逗留的情况极为罕见,如丘阳明此次,其实已属异数。坊间推测,多有以为他是应邀留下,目的是在储位确定之前镇压局势。
(立太子……这事情突然间就又没动静了啊。)
想到这里,心中微感烦躁:其实,在云冲波而言,局面的混乱,同样是他所乐见。特别是帝象先帝牧风兄弟之间,以及那些或明或暗在他们身上下注的各大世家之间,如果能够因为立储之事而将暗斗转为明争,对云冲波此番入京的目标来说,那就真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世事总是难如人意哟!)
叹了口气,但也不是怎么在意,审视入京以来经历,云冲波仍以满意居多,尽管始终有各种乱七八糟意料之外的事情缠身,但通过自己目标的道路并未偏移,处境也与先前的估计大致相若。
(不过,象先……最近他倒是低调啊。)
与帝象先相识很早,对他也颇为尊重,甚至说得上是意气相投,但无论是“不死者”的身份,还是“隐太子之后”的身份,都决定了两人恐怕终究没法成为朋友。
近一年来,特别是在凤阳事后,帝象先一直显得颇为暗淡。但在云冲波看来,帝象先始终还是比帝牧风更值得重视,从军多年,旧部无数,更可以说是“归义军”的大恩人或至少是创建者—要知道,如今帝京周遭拱卫军力中,归义军足足占到了三分之一!
……
就这样,思来想去,盘算许久,云冲波才算是理清了思路,打定了主意。
(先以静待动好了……反正,麻烦这东西,总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此时,天已黄昏。
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肚里猜测最先找上门来的会是“儒门”还是“东路军诸世家”,又或者,十三衙门那边还有新的连环套儿等着自己去钻?
(不过,孙家居然没有人过来……这不象是孙二少的作风啊?)
早已感到,孙孚意做事看起来颠三倒四,只会胡闹,内里其实颇有章法,凡事皆拿捏分寸极准,虽然总是让人哭笑不得,却绝不会让自己的“胡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