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缘)
战时好枪在军中。
平时好棍在僧门。
如果两个人一人一杆长枪,徐咏之真的不是雷嵩的对手。
但是两人对练用的是棒,这事情就有的商量,因为棒的长度,当双手剑来使还是有机会的。
徐咏之看雷嵩第一棒来得如此凶猛,赶紧侧身闪过。
嗯,看来用枪法斗,十之八九要输。
于是他改变了策略,拿住棒的下端,把棒举过了头。
这是双手剑里的上段姿势,用的是劈斩的方式进攻。
雷嵩一看,略微吃了一惊。
但是想想,这个小子应该是枪法不敌,怯战了。
“你能认输了么?”
“洒家在周全你,明白么?”
“不能,不明白!”徐咏之想到这会儿更不能投降,只能硬刚到底。
“真是烦人的小鬼啊。”雷嵩一棒劈了过来。
木棒的妙处在于它的韧性。
我们经常听评书里说,某某人使一条熟铜棍,有一百八十多斤。
这都是胡扯。
包括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武术一节上,也是胡扯居多。
比如关羽的刀重八十二斤,一般的武将拿都拿不动。
但是关羽被杀之后,孙权就把这把刀给了潘璋,潘璋在东吴也就是个二流角色,居然轻松就用上了这把神刀。
这点上《水浒》里也有吐槽,鲁智深要打一百斤的禅杖,打铁师傅说,打六十斤就足够了,关公都是神仙了,那把刀才八十二斤,兵器重了用起来不方便。
现实当中的军用武器,都是正常人使得动的。
刀剑要重,但是刀剑更要轻。
枪棒要刚,但是枪棒更要韧。
做人其实也是如此。
没人真的用生铁熟铜的实心大棍大锤,速度慢,那些都是仪仗用,或者吓人用的。
蒲松龄在《聊斋》里就曾经写过一个大刀将军的故事,说这位军爷做了一把假刀,跟关羽的一模一样,木头大刀涂上银粉,看着碗口粗细,上阵的时候舞动起来,山贼马匪纷纷奔逃。
真正杀人的兵器,就是长枪、弓箭。
刀甚至都是辅助兵器,日本战国时候的猛将,比如后藤又兵卫、可儿才藏和本多忠胜,都是用枪的。
直到幕末的时候,新选组缉拿攘夷浪人的时候,因为需要在酒屋旅馆当中格斗,二尺三四的刀剑才会大放异彩。
后世的历史学家考证北宋早期的禁军,30%用弓弩,40%用刀枪,剩下的用棍棒和其它杂式兵器,到后面,弓弩是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弓弩的杀人效率比长枪高、长枪又比刀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