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但是哥哥成了大宋皇帝,弟弟就不能用哥哥共有的那个字了。
别说名字里有这个字,你就算本人姓匡,写的时候也得少一笔,或者干脆改姓矿。
好多人家里有矿,就是从北宋年间开始的。
赵匡义和赵匡美都把名字里的“匡”改成了“光”,称作“赵光义”“赵光美”。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
赵匡胤封赵匡义做了殿前都虞侯,掌握了所有殿前司禁军。
王溥大人这个时候赶紧劝谏:
“廷宜将军的功劳和才能都好,又算是至亲。就算封王也是可以的。”
“他才二十一岁,太早升那么高,以后就没法立功了。”赵匡胤说。
王溥赶紧点头称是。
徐矜也才二十岁,升散员都指挥使,就是之前赵二的那个职位,但是散员两个字,意味着他连五百人都没有了。
徐咏之一点怨色都没有——你都跟皇上是把兄弟了,还在乎这个吗?
赵普一直被大家称作掌书记,这是个部门里的职务,这次论功被提升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所有的宰相都留在了位置上,就连一直在为大周掉眼泪的魏仁浦大人也接受了赵匡胤的挽留。
一个亲兄弟,一个联宗的兄弟和一个把兄弟都封得这么小,其他的人都觉得惶恐不安。
石守信、王审琦虽然有开门迎帝的大功,但东门其实早早就被徐咏之拿下了。
但意外的是,赵匡胤把这帮禁军的老哥们,还没当上节度使的,一气儿都封了节度使。已经当了节度使的,也都各有职衔上的提升。
大家突然感激涕零起来。
保证所有人的队伍、位子和财富,这就是赵匡胤能够登基的关键。
接下来是一个棘手的人。
王彦升。
就是放火烧韩通家房子的那位都虞侯。
赵匡胤进城前立了三条禁令,其中第二条,就是大周的公卿官员的家人不得惊扰。
王彦升杀了韩通,而且追去韩通家杀了他全家,还烧了房子,这造成了当天最大的一个骚乱,好好的无血开城,因此变得没有那么完美了。
但是要罚王彦升,又说不过去。
因为韩通一贯和赵匡胤不对付,说赵匡义吃士兵干粮是演戏,这就是这位韩大人的杰作。
韩大人是个山西人,眼睛特别大,人送外号叫做“韩瞪眼”,他在对契丹的战斗中经常打先锋。
敌军的大将,无论姓耶律,还是姓萧,只要看见“韩瞪眼”,都忍不住要怒斥一声:
“你瞅啥?”
韩瞪眼也不示弱:
“瞅你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