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兵就是匪

作者:提比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看就是八个字儿。”

“哪八个字儿啊?”

“叫做手头有钱,是地头有兵。”

“这怎么讲啊?”

“买神臂弩得花钱吧,铠甲得花钱吧,军马也得花钱吧,大军一动,需要钱的地方多了,这就是手头有钱。”

“地头有兵呢?”

“咱们禁军十五万,都是精兵,但你要跟契丹人打,全靠他们也不成啊,边境地区,要搞团练,大家拿着锄头耕地,突然契丹人来了,大家一听梆子响起来,把锄头换成枪头,带着弓箭就去集合,这就是地头有兵。”

“你说的这个正合朕意,朕准备让定州的团练使在那边组织弓箭社了,至于钱,我偷偷建了一个库房,我每个月从娘娘太后那里扣一匹绸缎,回头咱们用这些绸缎,把燕云十六州买回来。”

“他们肯卖吗?”

“不卖?不卖我们就武装十万骑兵,打他们这帮鳖孙……”

“陛下圣明!”

这是日常会发生的对话。

朝廷上,必须要掌握的,是另外一种语言,这就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朝会语言。

不会这种说话方式,你再高的军功,哪怕封了国公、封了王,一张嘴没有经典,别人也会嗤之以鼻,知道你是马鞍子上的功名。

你只能想来想去,再开口发言。

“窃谓平燕云之策,在于钱役,大军谋动,没钱无用;贼军来犯,禁军虽众,远水近火之虑,诗云‘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大家戴着长脚幞头,跟着脑袋乱颤,细细品味你这番话里的真实意思。

“你会觉得这样说话好笑吗?”王溥大人问徐咏之。

他之前听说徐咏之是商人之子,又是个武官,虽然有颜氏公羊的免许,却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所以特意这么问了一句。

“怎么会,接下来的几百年,可能都是儒的时代,武将只能打仗,读书人才能带兵。”徐咏之说。

这话说出来,王溥一下子就放心了。

这年轻人是一个明白人。

“你不会觉得这种形式,太过矫情吗?”王溥大人还想试试徐咏之。

“孔子的政治主张,就是恢复周礼,礼这个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仪式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把天子的礼乐拿来演奏,如果这都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呢?”

“孔子认为,这破坏的就是礼,仪式感一旦破坏,宵小就会蠢蠢欲动,规则也就很快会被打破了,这就是礼崩乐坏。”

“同样,本朝也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一套规则,让文武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下去。”

“说得非常好了。”王溥真心称赞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