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现在就去把孩子带过来,这里孩子亲妈在这,你要滴血认亲,太医就能把事给办了,你回去补个公文也就是了。”杜太后说。
老太太把所有的推脱可能性全都堵死了。
“你现在去”是一句特别好用的命令,管人的一定要记得。
“这府里还有制度……”赵光义脸色苍白,无力地反抗着。
“我的妈你的姥姥呀!”杜太后大叫一声。
“你看看这个人,她叫段美美。”杜太后说。
“孩儿认识,”赵光义没精打采地看了看,嗯,段美美还挺好看的,他突然暗想道。
“这是你干兄弟水军使中书舍人徐矜的正妻,她没事儿冒领别人家孩子干啥?”杜太后问。
“当然不会……但是……”赵光义说。
“没有但是,你赶紧去,晚饭前孩子就能吃上奶了!”杜太后说道。
“孩儿身为宗室亲王,不能带头违背……”赵光义说。
“你还知道你是亲王!孩子,我问你,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世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杜太后问。
“是功业。”赵光义说。
“错,是家人啊!”杜太后大声喊着。
杜太后年轻的时候在禁军大院里是著名的咆哮军嫂,要说讲道理还是嗓门大,她都是一流,虽然认字不多,但这个老太太有好多世俗江湖的道理。
“家人吗?”赵光义喃喃地说。
“如果自己的家人都照顾不好,国家又怎么可能照顾好?拘泥于那些纸面的制度,害得家人挨饿受冻、生了病,我们就成了笑柄了。”杜太后说。
话说到这里,赵光义已经没法子了,给太后磕了一个头,狠狠瞪了一眼段美美,转身就要走。
段美美温柔一笑:“我替我家官人谢谢二哥。”
赵光义背对着太后和段美美发狠:“可恶,谁是你二哥!”
赵光义出去,杜太后叹了一口气。
“这孩子孝顺听话,可惜就是有很重的思虑,你不要怪他。”杜太后说。
“岂敢,晋王是大宋的栋梁,大宋需要他这样长于谋划的人。”段美美说。
这话真没说错,赵光义在大宋历史上就是那个进行各种制度补刀之人。
段美美给巧姐使了一个眼色,巧姐心领神会,赶紧过去给老太后按摩肩膀。
“阿巧可能是长江以南最好的医女,”巧姐说,“以后我就多带她过来看看太后,她的按摩手法,还是相当不错的。”
“嗯……果然,啊呦,这一下好舒服。”杜太后心满意足。
“太后是不是睡眠不太好?”巧姐开口询问。
“还真是,我这几天啊,一直在忧愁一个问题。”杜太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