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然真的对段美美有念头了,倒不是因为段美美的姿色,而是因为嫉妒徐矜身边有这样的人。
就像他看见小贵的时候一样。
“母后!母后!您没事吧母后!”赵光义骑着马冲进宫里,一路哭着喊着。
刚才那起爆炸之后,必须要假装对娘很担心才行。
爆炸的邸报被快马传送到了赵匡胤的军中,这一天他刚刚到达扬州以北四十里。
“官家,王溥大人的折子也来了。”
王溥的折子和邸报差不多,讲述了乌衣巷爆炸,以及武器铠甲碎片的事。
“死者是山字堂的掌柜霍一尊,据说是发现了刺客,不敌殉爆而死。”王溥大人多这一句。
赵匡胤叹了口气。
自己在前线,家里还有敌人在盯着,老二的戒备,也太不给力了。
“要是咏之在东京留守就好了。”赵匡胤想到。
哎,对呀,这个人去太湖了,如何了呢?
忽然一只灰色的鸟儿轻轻落在赵匡胤眼前,脚上挂着一只小小脚筒。
赵匡胤认识,这是徐咏之的鹦鹉喳喳灰。
张德均伺候在旁边,过来解开脚筒,把纸卷进给赵匡胤。
“臣已尽得太湖水军,将打着叛军旗号进扬州城。——徐矜。”
果然还是这个干弟弟省心。
“朕知。”赵匡胤回了这两个字,放进喳喳灰的脚筒。
得赶紧把东京汴梁的事情放下,毕竟攻克眼前的敌人才是大事。
许多人后来写到这场扬州之战的时候,往往认为石守信和王审琦就足够能够打下扬州,赵匡胤过来,只是为了惩戒李重进,就像是班主任过来从后窗看大家一眼的意思。
当然不是。
李重进相当有实力,难得的是,他有威望。
这一年的李重进四十出头,年富力量,一部有点卷曲的钢髯和大嗓门让这个人很像是一个粗人。
当然不是了。
同样是大周最重要的藩镇,李筠是一个糊涂蛋,但李重进就是一个扎手的野心家。
他可能会受到身边人的背叛,但一直在追求事业上的进步。
别的不说,就说他在淮南军的这些经营,就志不在小。
一个大老粗,居然到处劝农劝桑、租地借牛,安排自己的士兵和军官在本地成家。
扬州繁华,我们知道《送孟浩然之广陵》里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慢慢的羡慕,这里在隋唐都是水陆码头,直到清中叶运河淤塞,才变成了今天看起来不够起眼的三线城市。
这么说吧,如果让李重进在淮南军屯扎二十年,而且这二十年没有什么大的水旱灾,他可能就会有对抗朝廷的实力了:他的人会布满淮南